北大王岳川精讲《大学》《中庸》

发布时间:2023-01-06

为何明代王阳明运用《大学》《中庸》“致良知“,”知行合一”创立心学,而成为一代圣贤?

为何清代曾国藩一生景仰《大学》《中庸》,在“慎独”中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代豪杰?

古本原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和集中表达。

生命飘逝,在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中,什么是浓缩的根本?北大王岳川教授认为“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就是根本,而“四书”中《大学》《中庸》则是根本之核心。读之可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人生收效。

王岳川教授逐字逐句精讲《大学》《中庸》,完整传达原意精髓,将透彻讲法、高远见解、取舍精神、精深洞见的北大精品课,带到你身边,给你国学经典正确的打开方式。

日读《大学》之法处理事务,夜读《中庸》之道提升德行。相辅相成,进入既出世又入世的大智慧中。

北大王岳川精讲《大学》《中庸》

人生的五种层次 ---摘自北大王岳川教授精讲《大学》

孔子的人才和教育理念中,人才观、教育观分成五个层次,五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最低叫“庸人”,有些时候也叫“小人”。鲁哀公问什么样的人是庸人?孔子回答:庸人心中无谨慎行事的观念,口中说不出有道理的话语,行事不看自己的能力,小事明白而大事糊涂,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随波逐流,不知道追求什么,这种人就是庸人。他如果是于心不善,而利己损人就是小人。

第二个层次是“士人”,就是读书人。所谓士人,孔子说:心中有原则,有明确的计划,即使不能尽到治国本分,也必有遵循法则,即使不能及各种善行于一身,也必有自己的操守。士人,读书人,知识不一定广博,但所知必须要正确。他说的话也不一定多,但是一定要有道理。一定不能走歪门邪道,要走正道。这种人就不认为富有好处,贫贱是损失而为富不仁,这就是士人。

从读书来变化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境界,于是,再上面第三个层次是“君子”。孔子说什么叫做君子?言必忠信而心不怨,身怀仁义而又不夸夸其谈,思想通达而说话却不武断,信仰理想而坚持到底,自强不息,处事从容。似乎很容易超越,但是你却无法达到他的境界。

这种超越了凡夫俗子,不断精进的高大境界,达到这样的人就是君子。但君子有个特点,往往是“慎独”,是严格要求自己独善其身。可以说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更多的君子出来治国平天下。

第四层,大学传承孔子的精神,继续培养高等人才,那就是治理国家的“贤人”,何谓贤人?孔子认为,所谓贤人品德不逾越常规,行为符合礼法,言论可以让天下人去效仿,而道德足以感化老百姓又不会去招祸,能够提升自己的情怀,这样兼济天下的人,就是贤人。一般人从小人、庸人提升到士人,再到君子,似乎就完成了人生的大任务。

然而,儒家却强调君子“任重而道远”,还有更高的境界需要攀登。登喜马拉雅山3000米以下都比较容易,3000米到5000米,高原反应让很多人望而却步,5000米到6000米是生死直线,很多人最终退了下来,而达到了8000米的高度,每一步都是生命底线的挑战。

那么,在精神的喜马拉雅山的攀登上,最高的境界,孔子认为是“圣人”。他说爱天下,爱国家,爱人民的人,为天下的幸福而谋福利的人就是圣人。圣人修养自己到了最完美的境界,言行合乎规律,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断超越自己,修养自己,从平凡的庸人成为士人、君子、贤人而达到圣人。

孔子可以说给中国儒家定了一个超越的标准,《大学》正是实现孔子的五种人的一步一步不断超越的台阶,他们就是《大学》当中重要的三纲八目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习北大王岳川精讲《大学》《中庸》您将收获:

●解开“四书”逻辑关系,全面梳理儒家核心哲学观;
●精心设计的现实教科书,掌握处理事务决策逻辑;
●精进思想,提升应对世事的心性,拓宽精神生活领域;
●领悟做人与处世原则,处理人际关系,牢固立身之本;
●丰厚多学科知识,构建全方位认知系统,提升格局。

王岳川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委会主任,(教育部)全国书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频道国学院院长、艺术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丶南开大学等十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学术助手八年。

扫一扫访问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