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和球队零距离--记中国乒乓球队夺冠历史时刻

发布时间:2019-12-18

  ★特约记者孟梦报道

  中国乒乓球队勇夺第26届世乒赛男团、男单和女单三项冠军的历史性时刻,黄继辰是身在内场为数不多的记者之一,“当时我就坐在赛场周围的挡板外面,在中国队教练傅其芳身边。”

  和如今全国媒体蜂拥而至一项大赛的情形不同,当时在工人体育馆现场采访的只有几家中央媒体。去年黄继辰重返工人体育馆,感慨良多:“看到当年的转播席如今一点没变,还是老样子。”

  工人体育馆是国内第一座拥有固定的电视广播转播席的体育馆。“在工体之前,中国没有一座体育馆设有专门的转播席,每逢大赛就要在看台上临时搭起转播席,结果总是要挡住一部分观众的视线,引来很多抱怨。”黄继辰说。

  当时的媒体设施方面也是世界最先进的,包括了半地下层的播音室——当时除了比赛直播以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其他录播节目都在这个密闭隔音的空间内录制,除此以外还配有可供传电稿的机房、可供电视台使用的编辑室,这可是新中国第一次为体育场馆配备如此先进的设备。

  比赛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由解说员张之在转播席上直播,黄继辰就在赛场边观赛,一边听身边的中国

乒乓球队傅其芳教练在换场间隙对运动员的指导,这种大赛期间记者与球队“零距离”的接触,在今天的记者看来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了。

  “傅其芳是宁波人,我是上海人,他在指挥或者评论时总是讲上海话,所以我都能听得懂。每当听到重要的战术布置,我就赶紧跑到张之的解说席那里,有时来不及转告他,我就直接参与直播,”黄继辰说,他还记得当时的说辞是“各位观众,比赛现在打到了……根据我们最新了解的情况,中国队将在下一局(或下一盘)比赛中可能采取何种战术。”

  

世乒赛在中国举行,将中国的“乒乓热”推向了极致,“无论什么时候比赛,馆内必定爆满,门口好多等退票的人。”

  那时民风淳朴,没有单位集体组织“填座位”的行为,更没有黄牛党买卖球票,群众全凭着一股热情蜂拥而至地看比赛。“那时根本想不到带个锣鼓什么的来赛场内敲敲打打,更不会在中国队的对手发球时吵吵嚷嚷什么的,每当发球全场寂静,每当打出一个好球就全场欢呼,就这么简单。”

  新浪与奥运唯一指定实时数据提供商紧密合作

扫一扫访问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