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玲:“斜杠青年”有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4-01-09
发布时间:2024-01-09
如今的朱雨玲已然习惯在多种角色中切换,作为大学老师,她每周要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们上6节必修课,同时还要带校队训练;作为在读博士,去年9月下旬她前往葡萄牙里斯本完成了全英文开题报告;作为执行董事,每天上午9点,她会准时在线上参加公司例会。“上周给学生们上完课,我还去井冈山参加了公司的团建活动,顺便在飞机上备好了下周的课。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
时间倒退至2022年,告别运动生涯的朱雨玲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在最迷茫的时候,是导师的一句话重燃了她的斗志。“她对我说,‘雨玲,我觉得你充满无限可能’。”这句话让朱雨玲茅塞顿开,她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彻底梳理归零,重新开始。“放下球拍对我来说是个逗号,是我人生中一段经历的结束,但绝不是终点。现在的我已经在新一段的旅途中逐步上路了,未来不论走到哪里,这条路都不会画上句号。”
朱雨玲分享了近期很喜欢的一段话——一场战争的结局,不是以结束那一刻告终,而是以战士斗志消失那一刻收尾。而此刻,朱雨玲的炙热人生才刚刚燃起。
天大的“雨玲工作室”
《乒乓世界》: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选择来到天津大学任教?
朱雨玲:运动员时期我就非常向往校园生活,放下球拍后进校园,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尽管日程上比计划提早了,但这就是我人生中的既定一步。我和天津大学的缘分始于5年前,通过父母朋友的介绍接触到了天大,也自然地选择这里。天津大学作为高等学府,能够接受一位运动员进入学校工作深造,是一件很不容易、也让我深受感动的事情。
《乒乓世界》:“雨玲工作室”的设立初衷是什么?
朱雨玲:初衷当然是服务学生们,带动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并参与其中。“雨玲工作室”是2023年6月成立的,基于学校领导的支持,里面摆放了8张球台,从球台、地胶到乒乓球、球架一切都是全新的。天津大学特别棒的一点,就是对人才的重视。我来到这里工作,得到了领导们的大力支持,设立工作室也是学校给予我的一个自由平台,让我去发挥特长。除了日常给学生们上课,后续我也会利用这个平台多做活动,希望和学生们在这个小空间里,共同去享受运动的魅力和快乐。
《乒乓世界》:聊聊你的开学第一课吧。
朱雨玲:天津大学的孩子们都太听话了,第一堂课感觉他们要比我紧张。我教学的班级都是高分考进来的小学霸,80%的学生连拍子都不会握。刚开始上课时他们都很拘谨,甚至有点害怕,后来我跟他们说,上乒乓球课除了要带球拍、穿运动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带着微笑,开心地玩起来,哪怕调皮一点也没关系。
《乒乓世界》:现在适应了老师的新角色吗?
朱雨玲:当上老师感觉腰杆都是直的。我和学生们相处特别融洽,他们信任我也愿意找我聊天,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老师真的是一份“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你的一言一行很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这份责任真的很重。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以身作则,上课时跟他们一起跑一起跳,用更直观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影响他们。在我的课上希望给学生们灌输一种团队意识,不要求他们跑多快,但要求所有人一起出发一起到达,这才是一个集体。现在每周三和周五我还会带校队训练,周末有学生找我加班,我也会带他们练,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快乐。
▲2023年天津大学新教师入职仪式,朱雨玲作为领誓人,进行庄严宣誓。
带队创校史,太骄傲了
《乒乓世界》:当老师和做运动员有哪些相通之处?
朱雨玲: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我完全延续了运动队里培养的习惯。备课就像写训练日记一样,把上课要讲的点,包括和学生们说的话,一一列在教案里。我带6个班,列了6个文件夹,把每个班的学习进度以及出现的问题都分类记录下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我对他们最终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所有人一起通过考试,这也是我一直给他们灌输的集体意识。
《乒乓世界》:你来到天大后,学生们对体育的热情有哪些变化?
朱雨玲:我们学校没有高水平队,校队都是由各个学院有乒乓特长的学生组成的,比赛也只能参加阳光组。虽然选材方面相对被动,但他们对于乒乓球是骨子里的热爱。能够在学习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一直坚持打球,绝不是因为我。我的到来只是加了一点点助推剂,帮他们去点亮心中那团火,在热爱的这条路上更进一步。
《乒乓世界》:第一次带队参赛的感受如何?
朱雨玲:太骄傲了,太自豪了。我们能在全国大赛(第12届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乒乓球比赛北方赛区)打到第4名,创造学校历史,完全靠的是团结。比赛中,我要求他们每赢一个球都要全体起立鼓掌呐喊,声音要大要齐。真的是一群特别热爱乒乓球的孩子,我们一起为了一个比赛,为了天津大学的荣誉努力。还是回归到那句话,这里的学生都太棒了,和他们在一起太快乐了。
《乒乓世界》:参加比赛时感觉你比学生们还紧张?
朱雨玲:没错,从小组赛我就紧张得不行,恨不得自己上去打。我坐在场外要不停地去想怎么讲才能让学生打出最好的状态,让他们赢下比赛。比赛打了两天,是真的操心,也会想到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教练得为我想多少事情,确实是一份非常不容易的职业。
▲斜杠青年朱雨玲,切换到半导体公司执行董事身份。
“团宠”的小确幸
《乒乓世界》:在电子科大读博,为你带来哪些影响?
朱雨玲:读博之前我的人生是忐忑空白的,还记得入学时老师问我为什么来到这里?我说想来这里找答案。我在2022年入学后,浸润在学术氛围里,接触各行各业的同学,眼界更宽广了,所以说电子科大带给我的,是另一种人生的升华。
《乒乓世界》:目前学业方面进展如何?
朱雨玲:2023年9月我在里斯本进行了全英文开题报告答辩。其实我的口语还达不到全英文叙述的水平,但不推自己一把,就永远不能往前走。入职天大之前,我特意在电子科大租了间教室,为了写论文开题,在里面闷了半个月,写了不到1万字,最后删到了只剩6千字。学习压力确实很大,但学术世界也非常有意思。我的论文是做定性研究,需要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去做面对面的调研访谈。导师对我的要求是以最快速度,5年之内完成10万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所以我每天都很忙,要切换很多条轨道。
《乒乓世界》:身处两所学校,但是涉足不同领域?
朱雨玲:不同领域,但绝对相通,我在两个学校里适应得都非常好。我遇到的导师、天津大学的领导、我们体育部的主任和书记都很爱护我,我的学生也是如此,包括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我到哪都被人宠着,这种感觉很幸福,也很幸运。
《乒乓世界》:对未来还有哪些畅想?
朱雨玲:我现在是“斜杠青年”,不给自己设任何限制。竞技体育带给我的是一颗保持胜负欲的心,奔着心中的目标去走,所到之处就是人生的经历。目前公司的事情我也在上手学习中,去分担家庭的责任。社交媒体最近也在恢复更新,慢慢打开自己,和喜欢我的人去分享交流,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