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双喜系列研究之狂飚套胶
发布时间:2020-05-14
体育有运动的美感,竞技有实用的需要,两者怎样合二为一?在我看来,对乒乓球这项富于技巧和技术的运动来说,协调就是答案:仅仅动作“顺”,欠缺杀伤力、击球质量不高,不是完整意义的协调;仅仅威胁大,命中率不高,也称不上协调。――协调性,象征着外在的观赏性达到高度统一。乒乓球是全身运动,从下往上数,踝、膝、髋、腰、肩、大臂、前臂,手腕、手指…….缺一不可,腿、髋、腰更多是大肌肉群的协调用力,而乒乓球的球体轻、速度快、感觉细腻,因此神经末梢的感觉也很重要,大肌肉群的力量最终如何通过小肌肉群得到体现?这就是对协调性的考验。
小时候协调性的基础打得不好,十二、三岁从体校进入专业对时还有希望改,如等到十四、五岁进入国家二队,在去改动作,往往积重难返,鲜有成功。所以协调性的好坏,也意味着你的发展空间宽还是窄。再者,协调性好,会提高你所能承受的相对运动负荷的强度,有助于减少伤病的发生,举个例子,按道理说,击球中持拍侧的肩通常是沉着的,但有些人的动作缺乏协调,打球时,打球先把肩挺在外面,对肩关节的运用不合理,导致受力过多,出现伤病,其实受力点根本不应该在肩那儿。
要加强协调性,有六个关键词是不能不提的:
握拍 顺势顺序 适中兼顾
握拍是身体与球拍的衔接点,此处相差分毫,对你动作的外形、手上击球的感觉都会产生巨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握拍不合理,就容易使动作发紧,直接影响实战表现。拿日式直板来说,其握法中,后面三个手指直顶着,因此正手发力回击出台球的能力比较强,很顺,但到了反手、台内,就会受到限制,发僵、不协调。
无论何种握法,都要讲究顺势、顺序。比如直板的握拍,食指。中指、虎口三个支点,食指和中指三占其二,在正手攻球时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果它俩同时在同一条线上使劲,就会彼此产生抗力,破坏动作的协调性,此时,若用拇指帮助转动,效果就会好一些。
争论最多的,还是关于正反手击球时板形是否需要交换。我个人的观点,是要适中、兼顾、合理。在快速的来回中,你说握拍方式没有丝毫变化,还能兼顾左右两边,我觉得不太可能,还是需要一些交换;反过来说,如果两边交换的太大,恐怕也实在来不及。还是以直板为例,正手攻球时拇指起的作用比较大,如果反手推档、反手攻球时拇指在倚重拇指,就会压不住来球,结果,很多人到反手时食指用力,拇指翘起来,殊不知,拇指翘得高了,在换回正手击球会受到影响,因此并不合理。同样注重推档的人,在推档中食指用力,这没问题,问题在于,若正手攻球时还让食指起决定性作用,与中指、虎口就难以配合了,容易造成身后击球、抬肘、晃动。横板也一样,如果握得很深,跟日式直板类似,可能正手出台攻球、弧圈球比较稳定,但搓球得旋转、台内球得处理会发僵;如果握得很浅,台内球好控制,但回击出台球的动力定性也易产生问题。所以,握拍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到正反手的关系,基本的握拍方式不要有太大的变化,而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求细微的调节,尤其是手指、手腕要发挥作用。
寻找一种适当的握拍方式并非易事,但握拍上微小的改进,就可能换得整体技术水平得巨大潜力,收益率很高,多花些功夫也是值得的。
同一 上肢下肢 同时同向
乒乓球的击球用力,基本是一个自下向上的力量传导过程,说得玄点,有些象武侠小说里描述的,把力量从脚贯穿到手腕、手指上,而且这种贯穿得有技巧,应该是畅通无阻的,既能有发力又能又调节。不少女孩子,打球时下边不使劲,全*胳膊、*上身,回球容易发空、发飘。所以,我们提倡从下半身开始发动,因为下半身的力量更大。上下肢的配合,对促进动作的协调性至关重要,我将之归纳为两个同一性――上肢与下肢同一时间,朝同一方向发力。这样,力量的使用就比较经济、合理。有的人,下肢先使劲,上肢后使劲,容易去“够球”,因为身体已经失去了支点;反之,要是手先使劲,就会影响步法移动,动手不动脚或者用手迁就腿的人,通常显得步法差,也很容易身后击球。
应用这种“传导”的概念,我们也更容易去寻找动作不协调的根源――由下往上找。
先找身体与手的配合;手出现问题,我先考虑肩,因为如果肩一僵,大臂、前臂、手腕、手指都会发僵;如果肩不僵、大臂僵,你下面的前臂、手腕、手指还会僵;前臂僵,肩、大臂不僵,你的手腕、手指还会僵。有的人,肩已经僵了,他只觉得手僵,其实不然。
轨迹 相对一致 局部微调
无论哪个项目,也无论多么复杂的表象,其原理提炼出来,都应该是简单、干净、明了的。在乒乓球中,不管哪个动作,身体和手的的运行轨迹应是基本一致的,尤其是手臂的轨迹,我觉得在空中运行时,中途变向未必合理,容易造成动作走形,偶尔或许能打出一两个好球,但长此以往,用这种方式作为自己的主体动作,是很不稳定的。
当然,整体轨迹的相对一致,并不否定局部调节的必要,但这种调节应该交给手指、手腕去完成。比如,这个回球下网了,我的手指(主要是中指)可以往上多摩擦一些,手指摩擦不够,重心的发力方向可以再往上些,重心和手指的摩擦还不够,板形不妨再亮一点,但我的运行轨迹是不变的。无论攻打上旋还是下旋,无论发力多还是借力多,如果你的动作外形差异比较小,彼此结合得比较紧密,对你的衔接转换将大有裨益,动作也会更协调。
重心 帮助发力更助还原
重心与手基本是一体的,而绝不是分离的。所以,在不夹臂的前提下,我觉得手如果能离身体近一些,就能比较好地利用重心的力量,两者的结合会稍微容易一点,动作也会更协调。对于重心帮助发力,大家都比较好理解,但其实重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无论正反手衔接、发球、搓球…重心的影子无时不在。马林发球好,他说,“我发球,肘以下是松的,沾球的时候我发力,但是我身上其它地方都适度紧张,都要吃住点劲,我沾球的—刹那,手、重心也是同一时间同一方向点一下。”还有人说,“发球,第一跳我用重心找点,稳定系数更高。”接弧圈也是一样,大多数时候,就算板形垂直接也没关系,只要重心用力的方向往下,击球时间掌握好了,也不会接飞,如果反冲反带只*手的力量,板形压到180度,打滑了也未必管用,包括对拉中控制弧线…·-重心都是你的底气,它能解放你的手,让手上的压力小很多,还更稳定。
我着重想讨论的,是以重心带动手臂还原。假设还原只以手臂为主,手臂攻球时前进的幅度可能是两尺多或者三尺,如果还原还是这么大的距离,每打一板球,手就需要工作六尺,几板快速来回之后,由于频率太高,手就已经僵硬了,没感觉了。如果你能用重心帮助还原,在快速连续中几乎不用明显引拍就可以还击,因此能给手以更大的自由,利用节省下来的这段时间,你的手可以放松,可以比较从容地去找击球点、去取位…好处无穷。
实践中,还有一点经常被忽视,就是右手握拍的人不注意左半身的配合,左手握拍的人不注意右半身的配合,削弱了左右的协调性。以制动为例,如果右手选手发完力,左半身不吃住力,任由击球动作随贯性越过身体中线之后,再还原回来,幅度就太大了。如果动作行进到中线附近,左半身帮点忙制动,你的身体再往右后方还原就会容易许多,包括从正手回反手也是类似的道理。人的身体具有很多对称性:左肩往后,右手就能挥出去,如果左手顶在前面不动,右手都出不来;接弧圈,左肩往左后抬一下,右手很自然地就往右下方走了;包括攻球、推挡…都需要引起重视。
引拍 松而不晃 紧而不僵
引拍有引拍的技巧。在由后往前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盲目地想发力,从拉手开始,手就已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了,导致整个挥拍过程中,再没有加速的能力,看起来用劲很大,实则费力不讨好,出球很僵,影响了手上的感觉,回球效果也不佳。
其实,如果把迎前的过程分为两尺,第—尺中,你使两到三成劲差不多就够,最理想的境界是“松而不晃、紧而不僵”——放松,但不晃,晃就容易甩了;紧张,但只是适度承点力,太多力就起反作用了。这样,才能为真正的击球赢得力量、赢得时间。而在即将击球的最后一尺当中,就要把这一尺的精华充分展现出来——包括击球的击、擦、转动、制造弧线、调节,都在这一尺内完成。如果掌握好了这点,对于提高空间感、节奏感都有好处。
很多人,对低球突击、拉冲还比较在意,一遇到高球,胳膊一抡就算完事。但邓亚萍却不是,她打任何一板球对弧线都有要求,大里面包含着非常细腻的小,总是力求把那“一尺的精华”体现出来,包括打高球,她会要求打出来的球通过自己的食指、虎口往下压送,让弧线能由上往下地走,所以命中率高,这就是她高人一筹之处。而更多的人,突出不了那一尺的爆发力,技术细节更没深想。
连贯 行云流水 旱地拔葱
打乒乓球的人,极端来看,分两类——
一类人,不引拍,就在原地收缩,或者提前引拍很多,引完拍瞄着、等着,每打完一板几乎就要停下,容易原地下坐,跑起步法踉踉跄跄,既不流畅又很费力,属于“旱地拔葱”;
一类人,每板球都在行进之间,有重心交换,至少有小的引拍,还原、引拍与出手环环相连,从不间断,充分利用动作的惯性,显得自如协调,我们称之为“行云流水”。
你愿意属于哪—类?恐怕没人会选择“旱地拔葱”。我的理解,决定你是否能“行云流水”的关键,在于你打球是否符合连贯理论。在整个击球过程中,重心交换应该是不停顿的,重兴走出的小橄榄形(或称枣核形)轨迹是循环不息的,这样才能加强协调性,并在客观上提高回球的质量。当然,根据每个球的快慢,这种连贯在节奏上要有点调节j,不要让它停顿:比如球来得慢,你的重心交换可以慢一点,引拍可以慢点,动作略微大点,击球距离大点,使用力量大点,但慢到不停顿,比来球稍快点就行;如果球来得快了,我引动就快点,动作幅度小点 主动进攻,中距离、“中重心”、中力量;防御和快速相持,小动作、“小重心”、小距离——但是,不能没重心,出手不能不集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连贯,主要是由后往前的,而不是上下起伏的。高水平的选手,我说个笑话,他打球日寸身体的高度都差不多,整个人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不间断地运动,所以流畅协调。相反,如果“坐”在那儿一起一伏,起来下去需要时间,再由后往前还需要时间…就难免不“旱地拔葱”了。
讨论了六个关键词,说到底,怎样的动作才算协调的好动作?我想有个检验标准,这个标准不能求全责备,因为不同的人,握拍的手形不一样,感觉也不是太一样,你说王励勤、马林是好动作,就让所有人模仿他们?不可能也不可取。女国手里,王楠、张怡宁正手拉球有点“撇”,郭跃拉球就有点“包”,孰有孰劣?实际上无关高下。真正的衡量,我想,是看你有无做到――能紧能松,能身前击球,能发力、摩擦,有细微的调节――-这几点就足够了。
如果只注意动作的外形,而不注意内涵,就可能走向另一个误区。我原来有位师兄,动作特别漂亮,外号“宣传画”,意思是他的动作可以当教科书贴在那儿,但是他的实战水平与动作并不相称,因为他沾球那一下,出手不够集中,击、擦的感觉不太好。所以,动作看着很顺,似乎没有毛病,并不等于真的没有问题,如果在完成动作过程中,一味地放松、求顺、集中就有违协调的本意了。不要觉得一发力就是僵,合理的发力应是有松有驰,发力的时候紧,放松的时候松,这也是一个技巧,大家可能现在比较重的是发力的技巧,但相对忽视了放松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