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业余启蒙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徒手挥拍”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徒手挥拍的训练。对于从零开始的朋友们来说,要想建立相对标准的动作雏形,“模仿”是一个必经阶段,无论是看着电脑或者手机学,还是实地跟着球友或者教练学,都要在球台以外下足这方面的功夫。
在“模拟”动作的过程中,徒手挥拍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练习手段。如果想要持久投身乒乓球运动的话,“徒手挥拍”可以说是每位爱好者必练的一个科目,即便是中国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每天也会有徒手挥拍的相关练习,这就足以见得它的重要性。
所谓徒手挥,主要是指拿或不拿球拍,进行击球的模拟动作。这项训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用非要站在球台前,有的爱好者习惯在镜子前做这项练习,那样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动作是否合理;有的球友则习惯跟着某位运动员或教练员的视频教学做,从中体会动作细节和要领。
徒手挥拍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击球,建立合理的动作构架,掌握正确的发力顺序,体会身体和重心的实际作用,为上台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业余圈里,经常会听到球友们相互议论这样的问题:总觉得谁的动作更好看,谁的动作更舒展,谁的发力更实在;又总觉得谁的动作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谁的动作总卡壳;谁的击球不协调等等,其实这些外观上的优与劣都与使用者的动作架构有关,而徒手挥拍就是搭好这个架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然,乒乓球的击球动作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真正到了职业赛场,只有“合理”和“不合理”,只要能把球打到对方球台上的动作,就无所谓好看还是不好看。但是对于基础入门的朋友而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发力机制,建立了足够合理的动作结构,才能越打越顺,越打越进步,越打越有劲头儿,以后真正投入实战的时候,用相对合理的方式把球打到对方球台上的可能性才越高,赢球的概率才会越大。
本篇我们用小队员的静态图片为大家展示徒手挥拍的启蒙过程,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先脱板。以正手为例,如下图:双手充分打开,然后正常向上挥动,最终到达额头前方收住。这套动作形容起来就像是让运动员的手从“山底”经过“山腰”爬到“山顶”,起停两点的位置要保持稳定,而“山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击球时寻找击球点的过程。一次挥动后,要原路返回,这个返回的过程,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动作还原”,也就是两板球衔接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正手位动作
反手位动作也是两手同时做,从怀里向外展开。这样,到真正握板挥动时,就会更容易理解和完成动作过程。
▲反手位动作
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点: 我们拿球拍的手通常称之为持拍手,而另外一只手则称为非持拍手。在实际打球的过程中,两只手要讲究配合,而不是只有持拍手用得上,另一只手就不用动了。所以,我们在做徒手挥拍的训练时,一定要两只手同时做功。图中小朋友展示的是最初级的两手入门动作,动作结构比较饱满,开合比较大。随着练习阶段的深入,以及身体重心的逐渐介入,徒手挥拍的动作可能不像这么大,但机制是相同的,要有来有回,也就是有击球有还原。
对于更接近实战的徒手挥拍而言,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结构要更紧凑一些,以后我们会慢慢给大家介绍,这里先勾画一个常规攻球的外观供大家参考:双脚平行站开稍比肩宽,双腿微曲,重心前倾,正手挥拍时体会重心从右脚转移到左脚上的过程,反手挥拍则体会相反的感觉。这个阶段双手的动作可以不像最初时那样完全打开,但“上坡”和“下坡”的过程还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