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

观察樊振东的正手拉球,你会发现一处颠覆性的技术革新!

发布时间:2023-04-03   点击:0次    
字号:
乒乓球技术发展到现在,国球汇君问大伙一个问题:正手拉球是左脚在前还是右脚在前呢?

就10年以前的技术体系来说,正手拉球一定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因为在那个靠正手打天下的时代,对正手发力的上限要求较高,右脚靠后的站位更能给正手留出引拍空间,更能让正手拉球的质量最大化。

但现在是个反手利时代,活跃在世界赛场的运动员,除了马龙,几乎是清一色的反手利,比如樊振东、梁靖崑、王曼昱。从这批运动员开始,你会发现他们正手拉球的站位,都是右脚在前半步。

最大的原因,就是现在很难做到全台正手拉,一旦侧身的质量不够,正手大角就会出现很大漏洞。

右脚在前以后,正手转到反手是非常顺的,如果右脚还在后边,到反手右脚还是得上到前边,就要多垫一步作调整。

还有一个差别就是,小球时代的正手拉球强调转腰,所以那个时代的运动员,都是“转腰+收小臂”的动作框架,因为球的质量还不是很大,靠转腰和收小臂就能给球足够高的质量了;

但现在球改大了,质量也变沉了,拉球更多强调的是顶胯,同时大臂的参与度也上来了,也就形成了“顶胯+大臂带小臂”的动作框架,就完全不需要右脚在后,留出转腰空间了。

除去这些,现在拉球的击球时机也变得靠前了,弧线变长、二跳变高,一般都得在高点期之前触球,否则就会被逼到离台很远的位置。

樊振东的正手拉球就是如此,你会发现有转胯、抬大臂、收小臂的迎前紧凑动作,而不再像以前马琳、王励勤那样的蓄力一击的感觉。

正手技术的革新,从接发球的站位也能看出端倪。当年马琳、柳承敏的接发球站位都是反手大角,左脚远在右脚前边,随时准备用正手去接全台;

但现在的接发球站位,都是偏中路,两脚平站,更有甚者比如王曼昱,她的接发球是在中路、右脚在前的,一来可以保护正手小三角,利于上步拧拉,二来正是便于正手抢拉半出台!

乒乓器材
乒乓新闻
动作图解
乒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