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抢攻论--李晓东
发布时间:2020-05-14
发布时间:2020-05-14
发球抢攻,首先要明确方向.也就是明确发球抢攻的一些规律.还要有宏观的指导和正确的选择,了解发球抢攻的技战术与整体打法的形成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发球抢攻的主要得分手段。
发球抢攻.注重发球是第一位的。发球是乒乓球各项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手的制约,能够自己主动发动。体现自我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技术。发球,包括发球抢攻.都是以我为主的。所以,发球可以体现一个选手自己的思路和能力,对于这样一项“先手技术”,我们要下更大的功夫钻研它。
发球的目的有二:力争让对方直接“吃”发球是第一位的.创造抢攻机会是第二位的。当然,高手对决当中,“吃”发球的频率一般不会太高,因为双方的技术能力、判断能力都很强,而且彼此文手的次数很多,往往相互都非常了解。这时候,发球对抢攻的重要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励勤、马林在打得不好的时候都总结:当自己拿到发球权时,发完球上不了手,或是抢攻质量不高.或是抢攻失误比较多.因此直接影响了整体发挥。反过来说,如果发球的质量高,那么对方接发球后,发球方自己的压力就会减小,抢先上手就会更容易。这里面也有一种辩证的关系:如果第二板或第三板的抢攻能力很强,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很多好手在比赛中吃发球,并不是由于对方发球的质量特别高.而是因为顾忌对方的下一板抢攻,所以接发球时想拼命地搏杀,想拼命地变化,想拼命地控制,结果超出了自身的技术能力,这时就容易导致失误。所以,在练习发球抢攻时,既要完善发球的质量,同时也要完善抢攻的手段,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确立和选择自己发球抢攻的技术呢,是发长球还是发短球,是用正手抢攻还是反手抢攻,作出选择时必须准确到位。要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技术能力来选择,并考虑到自己的弱点。发球抢攻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打法、风格特点,这才是最佳的选择。比如自己正手进攻能力很强、步法很好,就可以站在侧身位,用正手发球,这样自己取位、衔接比较容易,主动上手的可能性更大,无论步法的移动还是重心的调整,都更轻车熟路。如果反手能力强.或者相持能力强,那么可以站在中间位发球:发右侧旋球,这样正手、反手都更容易上手。马林也好、王励勤也罢,他们的正手优势都比较明显,因此多为侧身用正手发球;而像萨姆索诺夫、普里奥拉茨,则是反手能力强,所以用反手发球的机率更高。这里顺便说一句,目前国内用反手发球的人为数不多.而且发球的质量不高,这样并不利于中国乒乓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因为我们遇到的多是欧洲强手,他们不少人用反手发球。如果我们自己反手发球的水平提高了,那么接反手发球的水平白然会相应提高。
打上旋球好、相持能力比较强的人,在发球抢攻的时候,可以多发侧上旋或不转球。如果你发下旋球,那么对方接发球时更容易摆短、劈长;如果你发一些不转球,对方接发球时就容易冒高。如果悉心分析,我们会发现,发侧上旋或不转球,也是一种大势所趋。尽管发球的旋转林林总总,但真正回顾其发展轨迹,不难看出,目前很多发球好手.都特别擅长发侧上旋球.这样更利于自己的抢攻。相应地,对接发球来说.接好不转球比接好转球更有意义。
再者,发球抢攻时.如果自己擅打变化、擅打搓攻,那么应该多发一些台内球,假如发长球过多.一旦形成对攻,自己就会很被动。最后,对职业选手而言,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人,在发球和接发球时,处理转不转球比较好,而欧洲人在比赛中很少出现转不转这种球。所以,对欧洲选手时,中国人发转不转球比较多。
以变为魂
目前我们对发球抢攻的原则和精髓需要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即:直接抢攻只是发球抢攻的一种,积极地控制与反控制,同样属干发球抢攻的范畴。发球抢攻时,要有相应的配套技术,只有同一种技术、同一旋转、同一落点,目前来看显得太单调了。应该掌握一套发球,有长有短,有左有右,这样自己一抬手就能潜藏着许多变化,对方就难以准确地判断,就会心虚。
目前的发球主要有3 种落点:正手短、反手长、中间不出台,各有各的作用,这是练习者首先要掌握的。要让对方站不住位,比如对方反手搓球好,那么就以发他正手位为主,相反,若对方反手位搓球一般,那么就多发他反手位长球。发正手短,发球线路短,难度大,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正手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衔接能力,但对方想挑打这个位置的球也不容易,因为在移动过程中击球难度比较大,而且容易漏出空当。发长球,尤其是上旋球一定要过关,要急、要快,要考虑对方上手的能力,通常对方会直接接发球抢攻,自己就要有反拉、反撕上旋球的能力。反手位短球在发球中运用较多,因此对方接这样的球也较多,如果对方是中国选手,发球者首先要破对方的加转摆短,假如对方是欧洲选手,由于他们的台内进攻能力强,发球者就需做好反拉的准备。随着乒乓球的发展,横板选手渐多,中间正手短球对于横板依然是个弱点,所以面对横板时,以这个点为主再辅以其它落点变化,效果会比较好。
配套的精髓在于变化,变化有很多种,一种是借助手形的变化,还有一种就是旋转的变化,这些变化至关重要。选手应该结合自己的打法能力选择自己的发球,确定发球抢攻的配套技战术,当年的邓亚萍,说到打关键球,就表示“我刚开始打短的.但关键时刻我打长球”,这样效果更好.关键时刻一定要变化。变化是一种意识,它是乒乓球的灵魂。根据对方的打法,灵活变化发球和抢攻方式,这是制胜的一个重点。变化是有迹可循的,在训练发球抢攻时,我们就要有的放矢,有意识地结合实际来配套组合,这样在实战中才能令对方无所适从。像王励勤,一定要加强台内球的控制,这样才能打出自己的相持特长,否则接发球不占优势,自己的优势也就无从发挥。
心有蓝图
很多人有了一定基础后,在赛前就会练习发球抢攻,但是练习的方式有问题。有些选手一上来就是练全台不定点,看似接近实战,其实效果不好,练习双方打不起来,无法找到真正的比赛感觉。因此,具备一定基础后,在训练中要对自己今后的技术发展有一张蓝图,这一点很重要,首先,要把球台分为9 个区,或者6 个区,根据自己的打法和能力,确定哪个区域是实战中使用最多的,定点练习一些球,尽量去上手,自己去设定发球抢攻的套路,确保设定的每个点都能进攻。比如两面上手能力强的人,正手、反手偏底线的几个区域,就是自己的特长。通常来说,正手位进攻比侧身位难,那么侧身位以前冲为主,配合拉加转,而正手位以拉加转为主,配合前冲。台内球一般以晃撇和挑打为主,线路上要注意多变化。这些方面:要既能目光超前,又要着眼实际,既兼顾了全面.又能突出特长。如此一来,发球抢攻自然会更加全面。在练习时,击球的力最也要灵活多变,对于不同的球,应合理采用不同的力量。这样,我有我的优势区域.有基础线路,有基础力量,就更容易占据上风。
我们提倡重点突出特长,其它技术则要基本过得去,不能有明显漏洞。作为中国选手,必须注重上手的突然性,上手的落点变化。同时,要注重加强衔接技术,自己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关系要处理好。此外,还要讲究基本的训练方法,能力才是基础,多球练习是练套路,单球练习则是要消化这些套路,毕竟实战中还是要打很多不定点的球。训练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练习最基础的东西,再练习能力,所谓能力,就是根据发球,把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有了基础的感觉.再练习综合技术.然后再到实战中去检验.这样的练习才堪称扎实。
历经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国乒乓球队在前述的基础上,还逐渐摸索出一套更为强化的方法。即,对某一个队员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通过技术录像,把这个队员自己的发球抢攻分项截取出来,分析己方发什么球,对方如何接发球,然后自己采取什么方式来抢攻,或者控制,在控制中又如何能积极主动。这种分析更为直观,更容易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训练中,我们既要有特长训练,也要有特短训练,练习每一种套路,都要考虑到对方各种可能的接发球方式,然后设计自己可以采用的进攻方式与控制方式。
意识先行
打乒乓球,必须要有意识。有了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技术更先进。意识体现的是你对乒乓球的理解、任何和追求。首先要有主动意识。我们对于技术的理解,应该是立体的,而不能是局部的——能上手则上手,如果直接抢攻的难度很大,那就要积极地控制与反控制,给对方施加压力,让对方也难受,目的就是为了下一板己方能够进攻。这一点,很多优秀选手都其备。但是,不少女选手,往往立足于打来回,这种意识十分消极。
要争取主动,第一板抢攻的上手质量非常重要。中国选手的小球比较好,但对于长球,第一板的上手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更高的层次来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我们还要精练自己的特长,抢攻不能有死角。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打法的潜力,这一点尤需深思。平时练习任何套路的目的,都是强化自己的特长。
在深化主动意识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衔接,特别是衔接中的变化意识,打球不能过于单调、呆板。当今乒坛,一锤定音的球少之又少,所以要从旋转变化、落点变化上做文章,以整体的战术套路战胜对方,每一个环节都要精雕细刻。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发球抢攻然后连续进攻,或挑打后连续进攻,环环相扣,衔接紧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第一板抢攻的威胁性,恰恰相反,我们提倡的是:要在有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衔接的连续性。假如一个人拉球的摩擦少,那么稳定性就差,但加了摩擦,威胁又小了,那么在摩擦的时候,如果加点侧旋、球性就会有所改变。不同的旋转.后续的衔接也不同。快攻打法的衔接相对容易,而反胶的变化较多,处理球的手法多,衔接的方式也相应多一些。作为最高水平的选手.在衔接中要抓住“快、准、狠、变、转”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蔡振华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时,曾经高屋建瓴地提出“接发球一体化”,虽然针对的是接发球,但对于发球抢攻的衔接,同样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最后,以下面七点总结笔者对发球抢攻的认识:
1、发好不转球,发好侧上旋球.更有助于抢攻;
2、加强发球抢攻的意识和上手能力,要扩大进攻的区城,如反手的台内拧、弹和正手的挑等等;
3、目前为止,中国选手发短球抢攻的能力比较强,而发长球抢攻的能力相对较弱;
4、第一板的上手质量不够高,会直接影响下面的相持;
5、要加强反控制环节的判断、衔接和调节能力;
6、精练自己的特长;
7、深化意识,对自己的打法系统要有宏观的认识。
发球抢攻档案之王励勤
王励勤是以速度力量为主的,相对来说.正手是他的特长。所以.他的发球也是为了突出正手优势,发侧上旋、侧下旋较多,发球比较飘、比较软,发不转的球更多一些,目的就是要让对方难以借力,或者让对方无法轻易摆短、劈长、挑打,这样才便于施展自己的正手。
发完球后,在台内他可以用正手、反手挑打,而且正手的挑打能打几条线路的变化:实战中,由于场面紧张,双方控制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半出台球,所以对半出台球的抢攻十分重要。这方面王励勤的抢攻能力还不错。他的不足之处在于,高水平的竞技对抗中,别人都知道他的正手好,所以接他发球时会有意识地给到正、反手的两个小三角,而他对这种球处理得不是太好。从理论上说,对于这两个位置的球,反手要能拧,也要能弹击,正手要能够挑打,欧洲选手的表现相对出色。王励勤现在虽然能上手,但是拧的速度较慢,对方仍然可以发力还击。
发球抢攻档案之马林
直板反胶打法的马林.也是以正手为主。他的发球质量较高,既会侧上、侧下结合,又能转不转结合,还善于因人制宜、扬长避短。由于握拍的关系。直板手腕更加灵活,控制更加积极,上手抢攻的速度更快.抢攻的手段更多,马林这方面做得不错,他的发球抢攻着重速度,以正手为主;发完侧上、侧下,然后就侧身,接着正手还能有一板“兜”;既能拉加转,也能前冲,比较灵活,反手的直板横打,第一板可以把球挂起来,技术比较全面;台内球的挑打,以及挑打后的近台快带也不错;他的反控制能力比较强,自己无法讲攻时,常常能控制得对方也很难进攻。
相对来说,马林处理长球时还不够得心应手,质量不是很高.反手位比较好,正手位则相对差一些,虽然正手能挑打,但是挑打后的衔接技术还相对单薄。
发球抢攻档案之格林卡
格林卡的反手特别强,力量大。因此,他的反手发球比较好,使用频率也比较高,正手的逆旋转发球也不错。正手逆旋转发球的效果,与反手发球类似,但从站位上看,前者即可以反手上手,也可以正手上手。总体来说,格林卡的发球旋转比较强,反手上手的威力十足,在相持中的优势很大。
上一篇:少儿启蒙教育是一门科学(中)
下一篇:直板反胶复兴之王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