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弧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0-05-14

A:近一段时间,一些乒乓网站就内外弧问题展开了热烈和深入的讨论。内外弧的概念到底该如何定义?可谓众说纷纭。我看了讨论后还是不很清楚,有“言愈多而理愈乱”、“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

B:内外弧的概念显然与拉球时执拍手在空间划过的弧线有关。如,以右手执拍为例,从右往左看,内弧的挥拍轨迹是一呈上凸的抛物线,外弧是一呈下凹的船形弯弧。舍此感性直观,岂非名实难符?有观点认为,判断内外弧的依据,要以触球瞬间磨擦的发力方向为准。如此说来,内弧还好理解,而外弧既是指“直线收臂”,又何以非称“外弧”不可?不是节外生枝、自设迷局么?另外,对内弧的理解似乎争议不大,很多球迷朋友就是这个拉法,并认为拉球轨迹就应该是内弧弧线的;而外弧就争议大了,不少人对这种运行弧线很难理解。事实是,外弧的实际情况比这种描述还要复杂:拉弧圈球时利用手腕的转动沿球的表面做包球动作以加强磨擦,是不是就一定变成了内弧式拉球?特别是有的运动员如德国的波尔,由于动作后期加进了前臂和手腕的横向内收,这条弧线其实已成一个缓慢过渡的S形了,你说它到底算是内弧还是外弧?

A:是啊,这些正是内外弧讨论中最让人困惑的地方。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B:应该肯定内外弧的争论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在乒乓球业余爱好者中。因为他们的弧圈球发力一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无法解决,不少人就靠转臂、翻腕甚至抬肘的“变形内弧”方式来拉,步入了学球的误区。而内外弧的讨论,有助于澄清拉球的基本概念,树立正确的学球理念。
  我们知道,正手进攻技术的学习过程是从近台快攻开始的。自近台攻开始培养的基本动作框架和发力机制,其实也是弧圈球发力模式的母胎或雏形。在这两者之间贯穿着一条自然衍生、发展的内在逻辑线。何谓基本功?通俗一点说,就是构成你日后发展的基础的东西。我认为,一个人将来所有的进步和体会如果追本溯源,就来自于他对攻球的“地道的”掌握。这个基础建设是不能随便跳过的,这与盖房子要打地基是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花了很长时间打地基,到了要盖楼时,却突然抛开这块基础,跑一边去在松软的地面上往起码砖,你会不会觉得很荒唐?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拉球动作与攻球动作之间没有继承、延续和演进的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联系,那你肯定是偏离了正道;同理,如果在攻球的基本动作里运拍轨迹不该出现上凸的抛物线,那么拉球也是一样的。

A:哦,我明白了。你前面提出的由于加进了前臂和手腕的内旋作用是否就成了内弧发力的问题,可否这样理解:在动作后期,前臂带腕的旋内起着强化磨擦之效,会使外弧式拉球的轨迹呈一S形,但其主体既是外弧式发力,就不能简单看作是内弧式拉法。而真正的内弧式拉法应该不是拉弧圈的基本动作,而是临场的变通式打法,如反拉、台内拉或步伐不到位时的回击,意在控制而非发力。它不应该是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或不构成运动员的主体动作,而是其变化型。其实拉球和攻球一样,关键是要学会发力和如何发力——离开了这一宗旨,讨论基本动作就没有意义了。在条件允许发力时,应该采用外弧式打法而非挥拍轨迹兜一条上行抛物线的内弧。

B:你这样理解是对的。我发现,跳过了攻球阶段直接学拉球的人用的就是内弧式拉法,往往球也够转,只是发不出力来,打不出真正意义的前冲弧圈,与爆冲就更无缘了。攻球练习中要用心体会的重心转移和用腰、以腰带手的发力传导方式、撞击和打透板的感觉以及控制手腕不包球等等,正是在为日后拉球的正确发力打一个扎实的基础。不少球迷朋友在攻球练习中根本做不到不磨擦,总是转臂翻腕划抛物线,搞得力量和速度都出不来。在这种错误基础上学拉球,学的就是没有基本功垫底儿的东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知道拉弧圈,对攻球基本功的要求是很高的,说前者是后者的“放大进化版”毫不为过。有人总也想不通:为什么发力充分时执拍手就不能挥出上凸的抛物线?可见没过攻球关就学拉球,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对弧圈发力的理解和判断。我认为,这也是崇内弧而疑外弧的根源所在。

A:你能对有些纷乱繁复的内外弧讨论做一个扼要的收束和归纳么?

B:首先要明确,外弧弧线并不是人为追求的结果,而是正确用腰后的一个副产品。不少朋友一看相关图象描述中的那条船形弯弧一下子就懵掉了,感到高深莫测、很难掌握。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外弧打法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如果你向体右后下方引拍充分,懂得重心转移和用腰,懂得身体迎前,只要小臂收缩动作本身保持直线,这条弧就自然而然是这个样子了!将此曲线神秘化是因为误以为要靠手臂的单独运行来达到,那当然是高级杂耍,没几人能做得出来。总之,外弧的运行曲线,是经由迎前的身体摆动自然“合成”的,它是拉球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不是扭曲强求的结果。
  其次,我们对拉球弧线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以肩关节为轴、手臂画向心弧这样的静态的平面视角。要以此为观察点的话,一切皆为内弧,外弧的理解遂成荒谬,而内外弧的争论也就没意义了。在涉及内外弧的讨论时,我认为,隔过腰的作用不谈是永远谈不清楚的。在《对重心转移与用腰的思考》(载《乒乓世界》2006年8期)中,我曾对拉球轨迹的圆周运动提供了一种三维动态的解释,同时也是对外弧理论生动形象的表述。文中,我把吴敬平教练所说的拉球动作中“力的传递”过程,理解为在腰的作用下,循一种涡形叶扇形态甩出的圆周运动;作为“中枢传导站”的腰,是这一涡旋发力的重要爆发点和中心,并借用一只想象中的漏斗来作比喻,把执拍手所甩出的扇形弧线,理解为是沿漏斗的丫形内壁自下而上地呈斜线展开的。这正是外弧弧线。
  还要多说一句,我的涡形叶扇形态或漏斗式的扇形意象,更多地提供的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想象,而漏斗的出水椎口处就腰的实际位置而言是右侧下位,约略在执拍手的左侧(手、腰感觉是一体的);不能实打实地想成是硬套在腰眼上。请注意,我在文章里谈及的这种扇形弧线,并不是以肩关节为轴、将一只想象中的碗朝下反扣,由执拍手沿碗形内壁的外沿朝碗底处呈斜线甩出的——这正是内弧式的理解。
  再次,内外弧争议的实质应该是 “基本动作” 与 “非基本动作”之争,而不是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之争;换言之,并非是规范动作与不规范动作之争。这一点请不要误解。而业余球迷拉的变形内弧弧圈,属不规范动作,不在被讨论的范围。我很赞同“只有基本动作,没有标准动作”的说法,所以在这里只应该讨论“基本动作”。内外弧,哪一个是拉球的基本动作?这才是争论的焦点。我认为,拉弧圈球的基本动作应该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腿腰力量的外弧。如果基本动作是外弧了,实战中因为需要而变通地使用所谓的内弧完全是运动员的自由,但内弧式打法显然不应该成为一个运动员的基本动作。这一点不该总也扯不清楚。
  最后想强调一下:学打乒乓球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如何发力。在攻球的基本动作中,应该追求击打的感觉而不是磨擦的感觉,目的就是要学习正确地发力。同理,拉弧圈球也涉及到一个如何才能充分发力的问题。是提倡迎前吃球并作“咬球”式厚磨擦的新观念呢,还是固守包球、裹球薄磨擦的旧认识,对如何用腰的理解就至关重要了。

A:听你这么一说,认识又清晰了许多。我觉得可以简单地根据轨迹、发力方向的变化来给内外弧作个分类了。
  先看执拍手的轨迹:这是要从拉球者的右侧来观察的。如身体迎前动作够大,不考虑小臂往前上直线收缩实际上呈纵深横向螺旋上升的轨迹而只看球拍的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基本上是外弧弧线;如身体迎前动作不明显,主要靠转臂翻腕的方式来拉球,二维平面视图就呈现内弧弧线。顺便说一句:若要自上而下地俯瞰击球者小臂收缩的平面轨迹,则势必是内外弧打法均无例外,都是由外而内、由右而左进行的逆时针横向运动;但这种“内弧弧线”与以上的讨论没有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再看发力:从触球的过程以及触球到脱板间的力量调节来看,如拍型逐渐前倾,压制弧线或是包球加转,是内弧式发力;触球后,拍型后仰些,则形成了外弧式发力。

B:这又向内外弧的定义靠近了一步。

扫一扫访问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