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

弧圈球也疯狂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0次    
字号:
 
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
 
没有人把弧圈球算做基本技术的行列里面?这个我还不太清楚,以为我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研究如何能让你们更好的掌握。但是值得肯定的却有一件事情:无论什么打法弧圈球都是有相当的作用的。如果是一年以前写文章我也许会说长胶除外。但是现在我不再会说。而我想说的就是长胶的朋友们也许还没有体会到或者说实验下弧圈的威力吧。既然没有应用过那就不说了,因为事实证明一切。不过 文章主要是针对反胶。这个比较标准吧  或者说反胶才是无敌的。至少这个年代它是这样的。
 
 
1.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 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的特点是:球速慢,弧线较高,旋转强,落台后有明显的下沉,是对付强烈下旋的最好技术之一. 直横技术动作要求基本相同:(右手为例,后同) 战位:两脚开立,右脚稍后,身体略向前倾.两膝微曲。重心在两脚之间。 引拍:后下方,手臂自然伸开,肘关节几乎伸直,腰向右转,重心随转腰移到右脚上,拍面前倾。 击球:向左前上方挥拍的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向左转移,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上部位。摩擦球时,前臂在腰和大臂的带动下做爆发性的快收动作。(动作不要太长,要突然有力,小臂收的要快)。 随势挥拍:击球后,因身体动作幅度过大,力量大,要有适当的向前上方挥拍的动作,一保持身体的平衡,利于还原。
这样说你们能明白吗?或者说现在要你做你能作到吗?我想不能。至少你还没有明白吃球是怎么回事,那么你就继续往下看。
  要点:
1.沉肩,转腰,降低重心,向后引拍。
2.右脚蹬地并转腰,挥臂。
3.向左前上方挥拍,加速摩擦球的中部,注意小臂的快收动作
4.身体向上顶,控制挥拍的幅度。
 提 示:1.战位,重心较低 2.引拍,位置较低,拍面稍立起。 3.击球要点,拍面不要太前倾,摩擦球的中部偏上处,挥拍方向向上比较多。 正手拉半出台球
 好了到了重要的地方。你做到了没有?
 
注意事项: 1.身体向前上顶,并加速挥拍,但用力不宜过大。 2.引拍不宜过后,身体前迎,靠近球台。 3.拉球后身体继续前迎,维持重心,利于还原。 提 示:身体靠近球台,前顶,拍面不要太前倾,摩擦球的中部偏上处。 正手拉球注意事项: 持拍手侧,肩要放松,下沉些。 引拍要靠腰来完成,是力量通过转动来积蓄起来。 发力过程中,以转腰为基础手臂的快收为主,手腕发力将力量充分传到球体上, 同时手腕要控制球的弧线,即保证有一个好的摩擦角度,和弧线曲度。

 

说到弧圈球 主要就是不能形象的说清楚。因为往往文章的内容每个人理解的都是不一样的。

抽打式拉球--- 小臂 先发力加速 , 在拍子运行最高速的时候磨擦球. 因为拍子提高速度后才击球,球碰到拍子立刻弹开, 摩擦时间短暂, 无法充分摩擦 ,但是击球的速度快.

 

吃球的细节还是很难说的特别的清楚,一是,在击球瞬间的时间确实太短.二是,那种瞬间的感觉对于业余球友没有多球的练习也确实需要很多时间体会.这里简单来说 1. 磨擦不能太薄, 要让球吃进胶皮中的海绵,增大摩擦力   2. 小臂不能太早加速.  3. 触球瞬间, 微调拍型让球在球拍停留较久时间(把球往前 往上 甩出去的感觉)

第一点是 腿腰发力带动拍子的前迎速度,还有拍型不能过于前倾.  第二点谈的是, 小臂不能在触球前 的前迎阶段 就提早收缩, 应该蓄力待发, 集中力量在触球时的加速摩擦.  通常前两点做不到的人 第三点就没办法体会的到.

一般人 拉球 会拉空 拉漏的原因 也大都跟这两点有关 1. 磨擦方式过薄 (拍型) 2. 小臂提早发力 . (击球点 击球时机 也是因素之一)

要练习第一点的腿腰发力带动拍子前迎, 比较难.  从第二点下手 会容易许多.  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吃球动作不好, 胡乱发力 撞击... 反而错上加错.     第三点的微调, 是运用腕部. 这里谈的腕部控制, 并不是要你用腕部去加转.   初学者多运用腿腰 小臂等力量 就够了.   运用腕部加转 是以后的事情.

 

我现在说下,如何更好的吃到球?首先,上升的球更容易,因为球会撞击向你的球拍,即使你什么也不做就能吃到。不过很爱下网。不过从这里你能明白:就是合力更能吃球,这就出现了击球的方向,和击求点。迎球才能吃到球。-----一定要记得。不迎也能 但是你得等球来,很多人都这样做这就需要你改改了,劳驾了。

抽打式拉球--- 小臂 先发力加速 , 在拍子运行最高速的时候磨擦球. 因为拍子提高速度后才击球,球碰到拍子立刻弹开, 摩擦时间短暂, 无法充分摩擦 ,但是击球的速度快.

摩擦式拉球--- 手臂先放松 蓄力待发, 腿腰发力 以腰带手"迎前", 迎前的过程 手控拍子 先对准球而小臂不发力, 拍子在接触球的瞬间 小臂才收缩发力, 这就是所谓的 发力集中 来磨擦球. (正确的拉球动作, 还得靠 腿腰手的力量传递 并非只靠手臂发力)

一个是高速摩擦, 一个是发力加速磨擦. 这就是最大的差别!!!

注意以下几点:

1. 球拍接触球之前 小臂不可先加速收缩, 球触板的瞬间才发力磨擦-- 用力 不等于 快速 .

2. 拉球的击球时机, 一定要比快攻?些, 不可在上升期就击球, 节奏要对. 拉球的时机 在 球的高点到下降前期之间. 太晚也不好拉, 太早容易撞板 不容易控制弧线.

3. 小臂发力之前的前迎力量 主要来自身体--腿的重心转移 加上转腰力量. 如果用小臂去前迎 往上的摩擦力量就会被分散掉 不够集中.

4. 前冲弧圈是往前摩擦多些(不是往前撞击多), 加转弧圈是往上摩擦多些 -- 这是最基本的定义.

5. 理解如何做好球拍"咬球"動作 手腕自然會為了咬球而轉動. 特意去轉腕來作好咬球, 反而容易走歪路, 發力錯誤 繞遠路.

以上的发力摩擦方式 体会的好, 呵呵.. 什么 咬球 吃球 包球 什么先松后紧 什么打磨结合 又打又磨.. 大概就都能迎刃而解!

我想初學拉球的人, 第一步應該體會磨擦的基本原則, 打出轉來. 然後慢慢運用腿腰力量, 結合起來 , 才能打出弧圈. 一開始 就夢想 爆沖, 是本末倒置的學習方法. 再次強調 !!!!

前沖弧圈還是拉球的演變, 是球在高速的摩擦下产生的飞快的速度和强烈的旋转還,有些球友一听到"冲"就忘记了转的概念,前冲是要充分摩擦球, 讓球產高速的旋转.

上一篇:教你打弧圈球(总论)

下一篇:拉好弧圈球的关键

扫码访问
乒乓器材
乒乓新闻
动作图解
乒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