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薇
抛球、抽发、反手、猛攻……裴立只用了三板就利落地拿到了晋级决赛后的第一分。
接下来比赛毫无悬念地以前者的节奏结束,在昨天进行的女子高中组三场淘汰赛中,裴立为三个对手剃了光头的同时也顺利进入了第二天的决胜轮。校队的教练忍不住在台下叫了一声“好”,可这个被誉为夺冠大热门的女孩却自始至终挂着浅浅的微笑,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起伏。
正奇怪一个小孩子怎会对胜利如此淡定,一旁的教练说出了原委:“她爸爸以前是邓亚萍的队友,所以从小在乒乓球堆里长大的裴立一切都要向邓亚萍看齐。”
从邓亚萍练球的地方起步
九月一开学,裴立就将成为辛苦的“高考一族”,所以这个暑假她没有回河南老家陪爸妈,而是选择了留在上海为高考做最后的大规模冲刺。就读于南汇中学的她一听说今年有个“东方体育日报杯”
乒乓球赛,还没和父母商量就迫不及待地到校乒乓球队报了名。而为了不耽误上课,裴立更是只有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休息时间来锻炼。“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其实我小时候很讨厌乒乓球的。”女孩有着一张可爱的
苹果脸,连续的三场比赛把她热得脸蛋通红,“因为我爸年轻时是亚萍阿姨在河南省队的队友,至今他俩还经常联系。所以我从刚上小学起就被爸爸带去专业队训练了。他可能是希望我能够成为第二个亚萍吧。”在乒乓球方面天赋不错的裴立很快就在专业队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说训练的地方就是以前邓亚萍练球的地方,为了要纪念邓亚萍对国球的贡献,至今那个乒乓球馆还没有被拆掉重建,以至于它在裴立年幼的心里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破旧。“我想,我的乒乓球梦就是从那个破旧的场馆开始的。那里的孩子都把亚萍阿姨看作自己的偶像,尽管当时只知道机械地训练。”
梦想做最好的乒乓球记者
许是考虑做运动员的出路比较单一,又或者是认为学问比技能更重要,裴立的父亲在女儿升初中后停掉了乒乓球课程让后者能一心专读圣贤书。“人就是这样,专业队的时候恨死乒乓球了,因为周末小朋友都出去玩,你还得训练吗。反倒是退出专业队了,乒乓球成了自己最大的爱好,一个星期不打上个两场,就浑身不得劲。”
初中毕业,裴立凭借小学六年的专业队功底以乒乓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上海市重点南汇中学。乒乓不但让她进入了满意的学校,更为她打开了和同学间交流的大门。因为乒乓打得好,听不懂一句上海话的裴立很快成为了同学中的大红人,谁都想和跟“少女版邓亚萍”过上两招。而作为校队球技最好的队员,小姑娘也不遗余力地从各种业余大赛中拿回大奖,为学校争了不少光。
没能成为中国的第二个邓亚萍,裴立却成为了同学心中自己的邓亚萍。马上就要高考了,平日里喜欢写点小文章的裴立第一志愿是新闻系,她说如果可以她想做中国最好的乒乓球记者。“明年打球的时间肯定少了呀,但一周一次总归要的。我爸的态度也很明确,只要打球不妨碍学业就行。亚萍阿姨是去国外念大学的,我暂时没这个条件,但也要向她看齐,最起码英语要一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