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特派记者孙文祥深圳报道
成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不像今天的孩子这样,可以唱饶舌,可以追超女。那个年代的我们,只能捧着一张报纸,或对着一个14寸的黑白电视,打发着每天的业余时间。当然,那时的偶像也不像今天的明星,如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铁榔头”
郎平、“跳水皇后”高敏、“乒坛王子”江嘉良如今走在街头,依然会让人群骚动甚至引发交通堵塞。
在可口可乐奥运主题歌曲的发布仪式上,记者见到了江嘉良。昔日的那个乒坛美少年,如今已人到中年。惟一不变的,是从球场到商场,再到体育赛事解说嘉宾,江嘉良在每个领域都能谱写出生命的精彩。
一人分饰三角
坐在记者面前的江嘉良,根本看不出他45岁的年龄。和那些用羊胎素养颜的演艺界明星不同,江嘉良的活力来自于运动场。曾经的乒坛王子,如今在高尔夫球找到了乐趣。“在业余的球手中,我大概算得上高手。”说起自己今天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江嘉良看上去有点得意洋洋。尽管他也承认,和退役的足球运动员邓乐军相比,自己的水平还是差了点。
1990年退役后,江嘉良和妻子先是去了马来西亚,后又到了新加坡,当上了乒乓球教练。但耐不住寂寞的他最终还是从香港回到了上海。如今将家安在上海的江嘉良,主业是经营一家建筑软件公司,副业则是动嘴皮子——从1992年巴塞罗那开始,江嘉良已经以香港无线电视台解说嘉宾的身份,连续4次出现在奥运会上。
谈到自己干过的职业,江嘉良说,最喜欢的就是为电视台工作。所以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刚刚在希腊点燃,江嘉良已经开始迫不及待联系工作。“目前还有一些东西尚未谈妥,但我肯定会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北京。”
和那些只会侃侃而谈的嘉宾不同,江嘉良不仅要动嘴,还要跑腿。4年前在雅典,江嘉良飞速地在混合区通道里奔跑着,颁奖仪式结束后,他第一时间跑到了采访区最前线,叫住夺冠后的王楠做起了电视专访。江嘉良说,喜欢这份工作,是因为每次赛事都会面对许多任务和挑战。
没理由限制海外兵团
在运动员时代,江嘉良有过数不清的辉煌。6次世界冠军,12次与瓦尔德内尔交锋,10次获胜。要说遗憾,只有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不是比赛项目。而四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则遇上了我的本命年。我在韩国参加任何赛事,从来都没拿过冠军。那届奥运会也不例外,单打和双打都是第五。”江嘉良摇头叹气。
当然,江嘉良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运气或心理。江嘉良说:“说白了,还是我们的技术固步自封。尽管那时的中国男乒,从成绩上看无比辉煌,但和当时的瑞典队、韩国队相比,我们在很多技术环节上已经落后了。所以我在单打比赛中被林德淘汰,其实也很正常。”
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曾经的一员,江嘉良对国际乒联近年来的很多做法表示不解,尤其是那些限制海外兵团的方案。在江嘉良看来,乒乓球这些年在世界上推广不力,主要还是其他国家重视程度不够。“在欧美打球的那些人,要么是老将,要么是从国内走出去的二三流选手,你连这些人都打不过,问题只能在自己身上找。”江嘉良说,“况且,对于那些出国的中国球员来说,干教练名额有限,转行也并非易事,不让他们打球,你让他们干什么?”
对于中国乒乓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前景,江嘉良乐观地表示:“至少3枚金牌。男团和女团不会有太多问题,女单有张怡宁和郭跃把关,别人要抢走也不是易事。相对而言,男单的难度可能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