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中国乒协该如何“养狼”的问题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尤其在是否应该彻底开放国家一队的问题上,不少媒体还引用了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的观点。然而当初沙拉拉的原话只是希望增加国外选手与中国国家队选手的直接对抗机会,至于这样的机会通过什么样的平台去实现,才更可行有效,却是一个有待考究的问题。
退一步讲,假如国家一队真的彻底开放,这种做法真的可行并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吗?先避开投入不说,每一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国籍意识和国家观念搁在任何项目任何国家的选手身上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此前德国队和韩国队就有通过合练共同提高的打算,可最后由于各自利益没法达成统一,合练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强行让大家长期在一起训练,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选手肯定都会有所保留,训练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且许多球迷并不清楚,中国队内部每个人的角色并不一样,同样是一队队员却有着主力和陪练之分,而且每个人在国家队的位置是不停地通过队内比赛和一队与二队之间的交流比赛得以确立的,这种公平的竞争机制是区分一队和二队以及主力和陪练的基本条件,以现在海外球员的整体竞争力来看,一旦他们加入进来,在这种机制下连一队的陪练都很难保住,大多数人肯定被打到二队,甚至在二队都难以立足。
可是没有哪个国外选手会甘愿跑到中国当陪练,这也是当初中国乒协认为开放二队和青年队更加可行的原因之一。另外从长期来看,国家队顶尖选手的常规训练只能在各自国家的主导下去完成,假如中国乒协“越俎代庖”强行推动其他国家队选手的训练,其他国家反而会渐渐失去主动推动这个项目发展的动力。而且即使国外选手在中国集训期间提高了水平,但他终归还要回到自己国家队的环境中,一旦离开了原来高对抗、高质量的训练条件,其水平自然慢慢退化。
由此可见,只有在乒超联赛这样的赛事平台中才是实施“养狼计划”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如果通过乒超联赛的锻炼和包装,波尔能成为德国的诺维茨基,松平健太能成为日本的中田英寿,朱世赫能成为韩国的朴智星,那么这些国家发展乒乓球的自发力量,肯定远远超过中国乒协和国际乒联“越俎代庖”的推动力。
而且在联赛的平台上,海外球员不仅可以持续有保证地获得与中国顶尖球员直接对抗的机会,而且高水平教练的指导也是唾手可得。此前沙拉拉就一直认为中国拥有一个极具创新能力的教练群体,是持续保持领先的最重要原因。现在中国也可以将教练大批派到国外,可前提是对方必须有足够大的市场才能产生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联赛平台必须在多个国家打造出颇具公众影响力的球星,由此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项运动,我们的高水平教练也才能有用武之地。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沙拉拉本人也并不糊涂,他在国际乒联与上海体育博物馆的签约仪式上就明确表示,乒乓球运动的扩张既需要淡化国家意识,又需要像科比、奥尼尔这样的个性鲜明的球星。而这两点要求只有在世界顶级联赛的平台上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所谓“养狼计划”的要害,并非是越俎代庖,无边界地替代其他协会的职能。只有在实战的对抗中,养出来的狼才可能具备狼性。所以对中国乒协来说,眼下的要务是如何创造性地将乒超联赛发展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赛事平台,让乒超成为个性球星释放魅力的舞台,然后由他们去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