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

瓢林:裁判工作是一项高尚的社会活动 | 裁判看台

发布时间:2022-04-03   点击:0次    
字号:

瓢林

天津市乒协副秘书长

乒乓球国际级蓝牌裁判

从女队陪练到执裁北京奥运会

出生在天津的瓢林从小就显现出了体育天赋,上小学三年级时,他在一次课间操期间被老师挑选到校队练习乒乓球,从此算是与这项运动结了缘。“当时我们校队属于初建时期,整体水平不高,对我而言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就是掌握基本功。而且那时学校的重点是以培养女队员为主,所以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协助老师为女生做陪练,从而也就放弃了考入乒乓球重点中学的机会。等到上中学后,学校有乒乓球队但没有老师教,所以我就慢慢转向打篮球了。那时候为了提高体能,我每天都坚持跑步8公里,后来我加入校篮球队,还和队友们一起获得了1977年区联赛的亚军,那是学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瓢林回忆道。

虽然时间短暂,但在小学那几年打下的乒乓球基本功,却给瓢林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帮助。学生时代,瓢林有一段到丹麦留学的经历,乒乓球在那段时间就成为了他的一技之长,后来他通过教当地的小孩打球来勤工俭学,还在学生公寓组织的比赛中取得过第一名。回国后,瓢林到飞鸽自行车集团工作,并代表公司参加过乒乓球比赛。

上世纪90年代初,刚从丹麦留学归来的瓢林在大街上偶遇了小学体育老师韩桂林(国际级裁判)。看到老师满脸疲惫,瓢林关切地问起原因,韩老师说自己刚参加完乒乓球国家级裁判考试,并对瓢林详细讲述了整个过程,这是瓢林第一次了解到关于乒乓球裁判的情况。分手时,韩老师鼓励瓢林:“你会打球,应该去学裁判。”

当时,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已经确认在天津举办,天津市体育局正在组织喜爱乒乓球的各界人士进行裁判员培训。瓢林回忆说:“经韩老师推荐,我参加了裁判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又被选去参加了1994年在山东济宁举行的全国培训班。历时6天的培训和考核,我被批准为准国家级裁判,接下来又在天津参加了相应的培训及比赛。为了世乒赛竞赛的需要,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于1994年在天津举办了国际级考试,我很幸运地参加了那次考试并顺利通过,最终非常荣幸地参与了1995世乒赛的裁判工作。43届世乒赛是当年天津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全市上下非常重视,当时我在天津自行车集团公司多种经营处工作,得知我能以国际裁判的身份参加世乒赛,集团公司工会也特别支持我。”

以能服人,以礼相待

1997年,丹麦的一家科技公司准备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有过丹麦留学经历的瓢林被推荐给该公司负责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了解,公司正式向瓢林抛出了橄榄枝。就这样,瓢林离开飞鸽集团到丹麦公司工作,并在此后的16年中先后担任中方总经理、丹麦驻华公司首席执行官等重要职务。“刚到丹麦公司时,工作较紧张,有几年很少参与乒乓球裁判工作,基本属于半脱离状态。2006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天津市乒羽中心领导的电话,说有个报考国际乒乓球蓝牌裁判的培训,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准备的。当时我是又高兴又紧张,下定决心报名参加,最终成绩还比较理想。通过考试后,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在2007年为我们这些通过考试的裁判安排了多次参加大型赛事的机会,并进行了多次有针对性的规范培训。”当丹麦总部的公司董事会得知瓢林有可能参加北京奥运会执裁时,一致表决非常支持,并特别调整了述职会议的时间。各方眷顾下,瓢林最终荣幸地被批准为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临场裁判员。”

2007年9月底,瓢林接到体育总局乒羽中心的电话,询问他是否可以参加10月5日在德国马格德堡市举办的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团体赛。瓢林马上答应下来,并迅速准备好各种证明到北京德国大使馆,当时他的手续没有问题,只是大使馆告诉他签证需要大约两周才能拿到。“听到这个结果时,我琢磨着即便拿到签证也没用了啊,比赛都结束了。后来我突然想到利用在丹麦公司工作的便利条件找到总部,因为丹麦是申根国家,只要有签证就可以从丹麦前往德国。于是我赶紧让总部给我发邀请函,最后取道丹麦到了德国赛场。”

第一次到国外执裁的瓢林有许多细节不了解,比如国际乒联默认裁判员着深色西装,他带的却是中国乒协的红色裁判服。到德国机场接站的志愿者不会英文,把他放到距离体育馆馆300米的路边就离开了,“我拖着行李几乎找遍了整个体育馆,接待人员只给了我两张A4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比赛相关信息。然后我又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班车站,查找裁判员从场馆到酒店的往返安排表。在国内,这种比赛的服务措施很完善,从接站开始的衣食住行都有相应安排,国外比赛则不然,很多都得靠自己找自己问,不过这也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瓢林回忆道。

刚开始由于不熟悉,国外裁判对瓢林都比较冷淡,比赛开始后,中国裁判的能力和优势慢慢体现出来,以至于裁判长在很多关键场次时都要派瓢林上场。有一天比赛结束后,裁判们都到酒店楼下的酒吧喝啤酒,瓢林给每个人都买了两杯。其余裁判拿到酒后有些不适应(他们习惯一杯一杯喝),瓢林就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的一种礼节,希望和大家交朋友。之后几天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比赛结束后,裁判长还专门给瓢林写了一封感谢信,大概内容是非常高兴能与他在马格德堡世界杯相遇,大家一起度过了快乐有趣的时光,希望有机会再次相遇。

做任何事,仔细一点准没错

参与裁判工作多年以来,瓢林始终铭记着一位乒乓前辈的话:裁判工作是一项高尚的业余社会活动。这句话一直鞭策着瓢林在裁判工作中兢兢业业,毫无怨言。“作为裁判员,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临场执裁中的综合能力,而且特别要注意细节,比如在以前的大赛计分单上,我都要标注许多不同的记号,以防漏掉其中的细微环节。”

在一次参加公开赛的过程中,有一场关键球需要两张球台同时进行,瓢林担任二号台的主裁。上场前,他习惯性地到场内看看场地情况,一抬头就发现馆内大屏幕显示的运动员和自己计分单上的姓名不同。他赶紧找到相关裁判长咨询,才得知是因为电视转播的需要临时调整了比赛运动员,而负责字幕的工作人员还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两边出现的名单不一样。事后,瓢林的细心得到了大家的称赞,这种事表面上看虽然不严重,但站在观众的角度看,很可能会造成疑惑,因此也算个小小的失误。瓢林认为,做任何事,只要仔细点,就能预防很多错误的发生。

多年以来,瓢林始终认为裁判员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赛事做好服务,特别要为运动员、观众服务好。在此之外如果能够得到一些荣誉,那都是在完成本职工作后意外获得的,更要时刻鞭策自己。自2016年以来,瓢林担任了天津市乒协副秘书长、裁委会副主任的职务,其中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裁判员培训。转眼到了退休年龄,他更感到培养年轻裁判员的重要性,“每次讲课前我都非常认真地进行准备,力争把规则和临场经验、赛事看点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让听课的年轻裁判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比赛,理解裁判员的工作。”

在谈到薪火相传的话题时,瓢林说:“老一代裁判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值得永远传承;年轻的优秀裁判也让我们感到后继有人,而且通过他们不断提升的能力,中国裁判在全世界也收获了很多赞誉。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也为中国乒乓球能在国际乒联中享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感到自豪和骄傲。”

乒乓器材
乒乓新闻
动作图解
乒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