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所有技术中,发球是唯一一个不受对方干扰的主动性技术,它与发球抢攻相结合构成了最直接、最主动的得分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三板”。发球既是战略性的武器——能够直接得分或通过第三板的进攻得分;也是战术性的武器——发球方可以决定这分球从上旋球或下旋球打起;又是具备了牵制能力的武器——可以通过发球的长短或线路变化,给对方的判断和擅长的击球方式造成干扰。
▲刘国梁发球旋转强烈,尤其是正手侧下旋,在此基础上变化非常多,而且他能正面发、背面发、能用正胶发、也能用反胶发。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人能在发球上达到他的水平。
创新的时代
上世纪70年代,中国乒乓球界的多种发球创新在世界大赛上亮相,最具代表性的是梁戈亮的倒板发球、郗恩庭的正手转与不转发球和许绍发的高抛发球。
1971年世乒赛,在海绵球拍的帮助下,梁戈亮使用一面反胶、一面长胶,在接触球的瞬间,尤其是发球时,通过不停地转动球拍来迷惑对手,频频得分。
1973年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32届世乒赛,郗恩庭在单打比赛中夺冠,除了赫赫有名的“鸵鸟战术”,还留下了为世人称道的三件宝——发球、推挡、弧圈球。郗恩庭的发球不仅在当时便毫无遮挡,而且涉及的不只是旋转强度问题,而是注重相对旋转的变化。他总结自己的转与不转发球时曾说过,“什么时候自己发得旋转都有点模糊了,那么对方就更模糊了”。
也是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在小组赛的关键一役中和苏联队战成4比4,决胜盘许绍发战胜了斯特洛卡托夫。在这场比赛中,“高抛抖动式发球”首次亮相世界舞台便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对手在第一局直接吃了11个发球。
▲由许绍发率先在国际比赛中使用的高抛发球,后来被世界好手们纷纷效仿,瓦尔德内尔就是其中之一。
高抛发球是由许绍发的吉林省队队友刘玉成在住院疗伤期间发明的,这种拥有独特美感的发球,不仅改变了以往发球的单一节奏,而且借助重力势能,使球有了更加强烈的旋转。直到今天,高抛发球依然是世界好手们常用的发球技术之一,2020年男子世界杯,马龙在和张本智和比赛中一度战局不利,他就是凭借高抛发球一举扭转了局面,赢得最终胜利。
三次变革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期间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讨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是有关球拍覆盖物的规定,要求运动员使用球拍的表面,必须一面呈鲜红色,另一面呈黑色,而不论两面是否都用来击球。严格来说,这项规定针对的不仅仅是发球,但是确实对两面异质打法球员的发球,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一面反胶一面防弧的蔡振华也不得不提前终止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
1987年,国际乒联禁止合力发球,并规定:球离手后向上抛起的高度不得低于16cm,并且在球体最高点下落后才能击球,抛球必须尽量垂直抛起。
“合力发球”是一种旋转极强而且可以随意变化的发球方法,1963年我国山西队球员陈崇明首先采用,曾被调到国家队传授此项“绝活”,后来王志良、林慧卿等人在第28届世乒赛中使用过。在这届世乒赛上,王志良单打对日本名将高桥浩,第一局比赛用“合力发球”得分率高达90%,几乎发一个便赢一分。合力发球的被禁对绝大多数发球高手都有一定的影响,包括江嘉良、瓦尔德内尔等世界顶级球员。
▲擅长反手进攻的施拉格,逆旋转是其主要的发球手段。
2002年,国际乒联又开始实施无遮挡发球,这不仅给以发球抢攻为主要得分手段的运动员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同时也影响了发球在整个技战术体系的重要位置。在这之后,世界级选手们已经很少谋求通过发球直接得分,而是通过发球的旋转、落点作为进攻体系的一个辅助手段。
与时代同步
乒乓球的旋转无非几种,许多发球其实已经很早就出现了,各种发球手段的发展是与乒乓球时代潮流同步的成果。
进入21世纪后,正手杀伤力愈发决定了一名运动员的高度,正手发球也成为了当时乒坛的主流,如马琳、王励勤、刘国正等,在比赛中都是用正手发球作为自己的常用发球技术。后来王皓和波尔引领了反手技术的发展,逆旋转开始流行,王皓甚至还建立了在正手位用“钩子发球”的战术套路。
▲奥恰洛夫的潜水艇式发球
由于发球不能遮挡,为了增强球的迷惑性,一些非常规发球开始频频出现,如丁宁的下蹲发球、奥恰洛夫的潜水艇式发球、松平健太的砍式发球。特别是日本选手伊藤美诚,她通过肢体动作的复杂性,给对方接发球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