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红双喜的套胶,自然绕不开狂飚。千禧年后,狂飚系列开始席卷国内外成为球迷们正手的“标配”之一。但狂飚系列代表的,始终是“硬粘顶”的传统套胶势力,作为国内龙头大厂,红双喜自然也要在高弹领域发力。
千禧年后的第二个十年,以涩性、高弹为代表的“弓”系列问世,为红双喜开启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如今弓系列已有不少产品问世,诸如国产的天弓3、天弓5以及德产的金弓5、金弓8等均享有不错的口碑,但总少了些惊艳。
近些年粘套反手起势,狂飚系列的势力进一步扩大,但红双喜并没有停止弓系列的开发。如今,与国家队联合测试开发的金弓9套胶,在经过多年的打磨后终于问世。
红双喜 金弓9
硬度:中硬
重量:重
金弓,中国造
红双喜的产品,中国制造,难道不是理所应当?其实不然。弓系列一直有两个系列分支:“天弓”和“金弓”,其中天弓为国产,代表产品如天弓、天弓3、天弓5;而金弓当初的首款产品金弓3便是中日联合制造(50#海绵搭配日本产面胶),且后续产品金弓5、金弓8则是由红双喜联合德国ESN打造(面胶+海绵均为ESN代工)。
由于弓系列为涩套产品线,而进口品牌在涩套领域一直领先于国内,因此在众多人的印象中,金弓相比天弓更具高级感,代表着弓系列的旗舰性能。如今的金弓9真正实现了全盘国产,但红双喜并没有将其命名为天弓而是直接纳入金弓系列,足以看出红双喜对这款产品的信心:我们的涩套产品,可以真正和进口胶皮掰掰手腕了。
曾经的金弓3、金弓5以及金弓8,都带有“洋”血脉。
解构金弓9
涩套的开发,其实红双喜早有涉及,例如早期的产品G555、TNT就是主打反手的高弹涩性套胶,但当时国内的“高弹”距离进口套胶的差距过于明显,红双喜真正实现接近进口套胶的高弹效果,是在天弓、天弓3套胶问世之时,那时无机已经普及,大孔径蛋糕海绵的革命已经正式拉开序幕,而两款套胶搭载的60#、50#也正是符合主流高弹的蛋糕海绵。而这两款高弹海绵不仅在涩性领域发光发热,还衍生出了诸如狂飚3-50、天极3-60之类的粘+弹风格的套胶。
只是,当时的60#与50#海绵并不完美,比如60#海绵偏透,缺乏力量感,而50#海绵则偏肉,爆发力稍欠。虽然后期的天弓5搭载的55#海绵实现了弹性与支撑力的融合,但后劲还是略显不足。直到80#海绵的问世,红双喜似乎才真正得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高弹系海绵,而80#海绵早已搭配狂飚8面胶以狂飚8-80的形式以及狂飚9(果绿、炫紫)与大家见过面,广大球迷以及国手对狂飚8-80性能的认可,也让红双喜坚定了以80#海绵继续开发产品的信念,因此金弓9采用80#海绵,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面胶方面,其实之前天弓5面胶出众的磨砂质感实现的涩性效果已经相当不错,在金弓9的面胶上,红双喜则更进一步:细腻润泽且紧绷的肉眼观感,甚至让人感觉这不像是一张国产的胶皮,底皮稍薄,且搭配特殊的塔型齿粒,面胶在受力之后的下陷感很充沛,完美实现停球效果。除此之外,红双喜在金弓9上还应用了第二代高弹粒子渗透技术(H-EPO²),双重激活胶皮和海绵的弹性。
陌生的“熟人”
上手金弓9会觉得陌生:它不同于任何一款红双喜80#海绵的产品,在弹性方面要亮眼的多。由于底皮较薄易形变,胶皮的吞吐感比较容易感知,且递进的手感十分细腻,纯撞击以及连打带摩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在手感系别上,金弓9也让人觉得陌生:相比一些轻型德套,金弓9要更扎实,而相比一些重型德套,金弓9又要更轻快。而充沛的裹球感又会让人觉得金弓9像日套,但脱板速度又比大部分日套来的犀利。值得一提的是,在重量方面金弓9也没有短板,比众多进口高弹胶皮都要更轻快,一改以往国套“厚重感”的印象。如果不是看到面胶Logo上熟悉的“红双喜”,估计大部分球友都不会觉得这是一张国产胶皮。
不过,金弓9较为活跃的手感,对于上旋球的处理会强于下旋球,例如在小球控制方面需要使用者更多用合力去“点”搓,或者直接劈长进入到上旋对抗,开启金弓9的强势环节。
金弓9毫无疑问是目前红双喜弓系列的旗舰级产品,也是目前国产涩套中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同时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红双喜套胶产品的多元化形象:不止硬粘,亦有高弹。如今全球套胶领域相互融合,进口品牌的粘套愈发强势,国产品牌的涩套也在悄然崛起,当然,粘涩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更多是习惯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