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昕彤约定采访的时间正好是情人节,不是我们故意安排,而是她前一天晚上刚从云南部队回来。还没等记者开口,她便开始诉苦。原来在推广活动后期,因为水土不服,周昕彤突然胃疼,在坚持了一白天后,晚上终于忍不住痛进了医院。“我特别不好意思,一生病,麻烦了很多人,有一个女兵可能是着急,还把脚崴了。我凌晨两点开始打针,一直到结束,她们始终陪着我。第二天我休息了,她们还得正常出早操、工作。”说着这段小插曲,周昕彤满脸的歉意。其实,除了“病得不是时候”之外,这趟“云南之旅”还是相当欢乐的,“我也是军人,看见官兵,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且我还拔白菜了呢!”
平日里,周昕彤喜欢娃娃,愿意闲逛,爱吃甜品。开心时大笑,伤心时大哭。说起家人,眼泛泪光;谈到偶像,又腼腆害羞。赛场下的她,就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邻家小妹。球场上,周昕彤是个打直板长胶“怪球手”,因为这又怪又珍贵的打法,周昕彤还被男队借走集训过几次。资深教练马凯旋说,周昕彤的技术很值得球友们学习和研究。“她正手用的大维388D-1长胶很怪,业余爱好者用得很多,但想真正掌握起来很难。她反面的日本TSP生胶较其他同类胶皮来说,进攻性能突出,打出的球弧线很低。除了胶皮自身特性外,最让人觉得意外又欣喜的是周昕彤正手长胶能连续近台快攻,反手能挡、能拨、能弹。证明这个小丫头手感确实很好!”
半路出家的直板长胶
周昕彤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由于父母工作繁忙,6岁的她就被妈妈的朋友带去体校玩。回忆起第一次接触乒乓球的场景,周昕彤满脸幸福,“当时觉得非常好玩,我能一个人安静地跟球玩,有时会帮人捡球。时间长了,我越来越喜欢呆在那里,让我走我都不走。”因为还没到上学年龄,父母又没有时间管她,所以周妈觉得在球队有人照顾,还能多个爱好,一举两得,就这样同意了周昕彤学打乒乓球的要求。
刚开始打球,妈妈的朋友随便给了身高刚超过球台的周昕彤一块横板,球馆的教练发现这孩子手感不错。没多久体校要外出比赛,而三名参赛队员中必须有一个直板选手,所以领导就直接任命周昕彤为“直板小将”。至于那次比赛的成绩,她笑言当时年龄太小,已经不记得了,第一次比赛在她身上唯一的烙印,就是这个伴随她整个乒乓生涯的直板打法。
周昕彤上了小学以后,因参加辽宁省调赛打进了前八,获得到省队试训的机会。“我那时候个子矮,去了之后教练让练我反手推挡,我够不着,也可能是看我没劲儿,教练便给我改成打直板正胶。”大概半年后,周昕彤代表沈阳参加少儿比赛,她的一招一式颇受场边的深圳李教练的喜爱,下场之后,李教练找到了周妈,希望周昕彤能够去深圳发展。是去是留?年仅8岁的周昕彤自己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这之前我从来没离开过家,我知道父母舍不得我,但我告诉他们,我很喜欢打球。”另外,深圳那边还提供上课的学校,打球学习两不误,父母思来想去,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
“刚到深圳的时候,一切都很新鲜,还有同龄小朋友一起玩,所以觉得蛮开心的。但时间一长,就开始想家。尤其是受了委屈时,一想我的家离这儿那么远,就控制不住,一给我妈打电话就开始哭,说我要回家。”虽然一直嚷着回家,但周昕彤心里知道,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走回头路。在深圳呆了两年半后,2004年初,她进入八一队,成为了一名军人。“八一队在北京,离家近了,所以挺开心,最重要的是我以军人的身份自豪。尤其是全运会、奥运会等大比赛中,只有八一队的队员在获胜的时候,才有资格敬军礼,太帅了!”八一队除了给周昕彤一个军人的身份外,在入队一年后,戴丽丽又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将她的正胶改成了长胶。“以前我都没见过这种胶皮,戴导让我试试,结果我打着还可以,就一直用到现在。”
和偶像配双打
2011年9月,周昕彤如愿进入国家二队。“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现机会。进二队时,同批队员里,我比她们都大,算是同年龄组最后一个进的;全运会预赛我又是最后几名进入到决赛圈的;第一轮直通东京也是拿到最后一个名额……”周昕彤说。
说到在最后关头幸运跻身全运会决赛圈的经历,周昕彤用了“纠结”两个字来形容。赢下前两轮之后,再拿下第三轮对王璇的比赛,她就可以晋级。但在比赛中,渴望晋级的想法比技战术的思考还要多,她开始手足无措,越这样,脑子越乱。周昕彤一边想着“看台上的队友都给我加油,要是不赢球我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教练”,一边又在嘀咕“虽然不想输,但这样下去你也赢不了,太难了”。就这样一直纠结到第七局11:9拿下比赛,周昕彤才松了口气,但回想起来全是对自己表现的不满。“虽然赢了比赛,但打得太乱了。主要是王璇发挥也不好,给了我机会。”
周昕彤的“幸运”一直延续到了决赛圈,经过数轮厮杀,周昕彤跻身全运会女单前八,直接进入一队。现在再回想当时的情况,她还心有余悸。“如果没有预选赛第三场的胜利,也就没有现在的我。”同时,她也表示,进入前八有兴奋了一下,但特殊打法越打到高水平就越难进步,周昕彤在进入一队后面临着新的挑战。
小小年纪,能如此理性的思考,还要归功于那段“特殊”训练。“2012年初,我跟男队去了一次封闭训练。他们质量高,跟他们打,我球长得快。最主要的是在思想方面提高得更多。当我再回到女队,就像换了一个人,我的思路更清晰,思想更成熟了。”
也许是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周昕彤更容易跟男队员合作。全运会混双比赛,她和陈玘搭档获得第四名的不错战绩。虽说最后结果令人满意,但这一路走过来却很艰辛。第一轮碰到孔令轩/杨艳梅,打到大分0比2、第三局3:7落后时,周昕彤脑中的两个小人又开始了争吵,一个说:奥运冠军带着你,第一场输多可惜,再怎么样也得进前八,给八一队挣积分啊;另一个又说:没事,输就输了吧!“我就是场上瞬间的想法特别多,这样不好,最后好在陈玘带着我赢下比赛,我才踏实下来。”体验到了惊心动魄的感觉后,周昕彤不敢怠慢,认真准备接下来的比赛。“争三四名的时候,我跟陈玘说你争取带我上一次领奖台,因为第三第四差距太大了,一个能领奖,一个什么也没有。”可惜事与愿违,他们偏偏获得了第四名。“有点遗憾,但没关系,我们已经尽力了,发挥得都不错。最重要的是我能跟陈玘搭配,已经让我很开心了,因为他是我的偶像。当时知道我俩配开心死了!教练还跟他说他是我偶像的事了,这种事我自己不好意思说!”
特殊打法注定不能保守
在全运会上,周昕彤获得团体第五、单打第五、双打第七、混双第四的成绩。即使没能登上领奖台,完成自己的小心愿,但进入一队绝对是给她多年付出的最好回报。
2014年年初,周昕彤在“直通东京”第一轮队内资格赛中占据了最后一个名额,幸运地获得与主力队员一起参加镇江直通比赛的机会。赛前,周昕彤觉得打队内比赛,她不占优势,所以也没想过会晋级,只想尽力就好。可能就是这样轻松的心态,让她获得小组第二。“我没想到一上午连赢两场,至少小组能出线。下午输刘高阳,觉得好可惜,因为打第一就不用再遭罪了!”她突然想起赛前的“诅咒”,“打之前队友跟我开玩笑,说我肯定要撑到最后一个,我说别,太痛苦了,结果我还真是打到最后一轮才赢出的。”
然而,1月底在镇江举行的直通比赛,周昕彤就没那么幸运了。“这次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从内心感觉赢不了球的比赛。赛前我就觉得没什么希望,我的能力不足以跟她们抗衡。我甚至掰手指算,看看自己都赢不了谁,这个赢不了,那个赢不了,这个可能还有点戏,还是不一定能赢,算到最后都是绝望。”比赛结果也正如她自己赛前分析的那样,最后排在了倒数第二名。
对于打法特殊的周昕彤来说,想要在人才济济的中国队出成绩确实非常困难,这也是一直困扰她的烦恼。“因为打法的关系,我不像其他人那样有远大目标,以前就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被分到乔晓卫组以后,乔导问她有目标吗,她摇头说不知道。乔导告诉她这样不行,既然到这了,就应该对自己有要求,别管在这待多久,待一天就应该有一天的要求。仔细琢磨之后,周昕彤发现事情确实是这样,尤其是进入一队后的训练氛围,让她不再随遇而安,“环境确实改变我一些看法,其实试着尝试不同的东西挺好,我就是太保守了,我这种打法注定不能保守,就得变化,慢慢地突破自己。”周昕彤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