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层面上来看,弧圈成为绝对主流,摩擦才是最稳定的杀招,以速度和怪异为优势的颗粒胶确实已经没有明显优势,世界顶尖高手中难有颗粒选手。
但是业余比赛中,特殊打法却总能让人头疼:一方面,源于物以稀为贵,偶尔对阵怪球手,反胶难以适应;另一方面,颗粒胶确实有其不可代替的精髓,玩得出神入化者比比皆是,人们常常称之为“怪球手”。
欧洲人很少玩颗粒,所以将颗粒统称为“Out”,但是,机智的国人还是将颗粒胶进行了细分,主要为正胶、生胶、长胶三个品类。当然,还有此“In”非彼“In”的防弧胶。
正胶:拉三板不如一锤定音
正胶的胶皮一般不透明,硫化程度高,并且有一定的旋转制造能力,对旋转也没有反胶敏感。击出的球速度快,同时因为旋转不强,会下沉,但还算不上“怪”。这其中,进口正胶与国产正胶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进口的偏向弹,球路正,击打杀伤力大,而国产的则控制好,球路稍飘,略带怪异。
同为正胶,不同型号表现不同,只因细节差异,且看孰将掌控性能。正胶的颗粒形状主要有柱状和梯形(也称宝塔形、上窄下宽)两种。其中梯形颗粒的正胶由于底宽,支撑力更好,因此出球更快些,追求速度的正胶大多采用梯形颗粒,而采用柱状颗粒的正胶相比之下更下沉些。关于齿粒,直径越大者速度越快,越细则出球越诡异下沉。颗粒越短则出球速度越快,反之则速度越慢。颗粒排列越密实,触球面积就越大,控制因此更好,同时,参与击球的颗粒越多,给球的作用力也越强,因此颗粒密实者速度相对更快。理论上来说,颗粒横排的正胶速度较竖排的正胶快些,而颗粒竖排的正胶控制稍好,但这种差异非常细微。
国产正胶代表作:红双喜龙影
生胶:弹击弧圈,我最擅长
生胶是未经塑、混炼的橡胶的统称,是制造胶皮的最根本的原料。我们实际所用的生胶,当然还是经过处理的,只不过硫化程度与正胶不同,在胶质上比正胶含胶量高,出球弧线低平,对方回球容易下网,也就是平日常说的“击球沉”。生胶颗粒的形状及高度,基本都与正胶相仿,虽然击球稳定性和摩擦不如正胶,但近台的一板突袭,比起正胶甚至也有过之。生胶正是因为击球特点和线路让对手难以适应,时常充当着弧圈杀手的角色。
生胶的颗粒形状与击球效果,有着极大的关联。通常较软、柱状颗粒的套胶较容易产生下沉感,而较硬的塔状颗粒,更多的感觉是出球速度快。颗粒方向国产的大多采用横向排列,仅有红双喜闪灵与729最新的传奇采用纵向,而进口则是一边倒的纵向排布。国产套胶的海绵通常较硬,需要发力才能打透,进口套胶则较软、更容易打透,获得均匀稳定的手感。软与硬,全凭个人爱好;沉与稳,只能选取之一。若渴望球沉又要相持稳定,那只能赶紧苦练了。
国产生胶代表作:729 563
Tips:如何快速区别正胶与生胶?
其实“正胶”与“生胶”大多源于国内的称呼,实际上是因为面胶的硫化程度不同,按照含胶量来区分的,肉眼直观一般正胶不透明,而生胶则处于半透明状态。而进口颗粒胶基本上很难见到透明状,一般如何定义正与生?
不少进口品牌都将颗粒胶统称为“Out”,但若要在国内售卖,分出个正胶与生胶还是有必要的。大部分进口品牌是根据齿粒横排与纵排的走向得以区分的。一般来说,竖排的颗粒走向与球板木质纤维的走向以及球拍力量传递的走向一致,更重速度,而横排的颗粒走向垂直于球板木质纤维的走向以及球拍力量传递的走向,因此弹性被收敛,更重视控制以及旋转。因此大部分品牌会将“速度”(颗粒竖排)定义为生胶,而将“控制”(颗粒横排)定义为正胶。
TSP旗下正胶Spinpips与生胶Spectol在齿粒排布上的对比
但是,也会有厂家在正胶上使用竖排,亦或者在生胶上使用横排,这种“亦正亦生”的产品具体到是“正”还是“生”主要还得看厂家对于产品的定位,例如蝴蝶的Flarestorm系列正胶,齿粒便是竖排。
颗粒竖排的蝴蝶Flarestorm正胶
长胶:飘忽不定,怪字当头
长胶由于颗粒较长,对旋转不敏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吃转”,并且具有反旋转的特点,长期以来在乒乓运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虽然较之早期的攻削两大阵营势均力敌之时,国际一线高手中长胶的频率已经大大的有所下降,然而,却不可不承认长胶专业选手是所有运动员公认难缠的角色之一。
一般来说,长胶海绵越厚,攻守越稳定,容易上手,但“怪”的成分则随海绵厚度增加而降低。若单纯为“怪”,不贴海绵回球是最怪的。而如果需要连续和稳定性,则加上海绵还是相对好一些,我们建议初学长胶的,先从有海绵的练起,日后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通常来讲,1.0mm是长胶海绵的分水岭,1.0mm以上,进攻稳定;1.0mm以下的,防守诡异,易制造机会。所以大多长胶型号都会提供1.0上下的规格,如著名颗粒套胶制造商TSP的长胶海绵就有1.0-1.3mm的区间段,而国产如729的755、837套胶则是以0.5、0.8、1.0mm为规格区分。
TSP Curl作为经典削球型长胶已经畅销多年
简单的总结,便是正胶“快”、生胶“沉”、长胶“怪”。
防弧胶:这个反胶“非常规”
如今的乒乓圈,无论职业业余,两面反胶都是绝对的主流。如果颗粒朝外的套胶统称为“Out”,那颗粒朝里的套胶也就顺理成章的称为“In”。不过在反胶阵营中,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类别——防弧胶。
防弧胶虽归属于反胶类(In),但外观以及性能却大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进攻型反胶。防弧胶往往皮底皮较厚,表面黯哑无光,海绵基本无弹性,所以相对来说不吃转,对弧圈球的冲力、旋转能有效抵消,故得名“防弧胶皮”。
由于防弧胶在性能上的特殊性,在进攻时则下沉感较强,老一代国手如蔡振华、林志刚等世界冠军都是反手防弧的高手,当年蔡振华靠着相同颜色却不同性质的反胶(一面进攻型反胶一面防弧),配合出色的倒板技术,让欧洲球员十分头大,甚至让国际乒联更新了一个新的规则:选手正反面的胶皮必须为不同颜色。
虽然防弧胶能让选手在进攻方面获得出色的回球下沉感以及飘忽不定的弧线,但掌握难度较大,需要具备十分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出众的手感才能完美驾驭。不过由于防弧胶天生具备“抵消旋转”的特性,用于削球防守却是十分不错的选择。不过由于防弧胶的特性容易被对手摸透,并且没有明显的“速度”与“旋转”方面的优势,如今选择防弧胶的职业选手已经基本绝迹,业余球迷中玩防弧胶的人群也基本呈现两极化风格:要么是防弧大佬,要么是随便试试。
曾经备受国手青睐的防弧胶——Yasaka Anti Power
本期先带领大家对特殊打法所需要的特殊装备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后续咱们会细聊特殊打法装备的“正胶篇”、“生胶篇”以及“长胶篇”,还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