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腕是一定要用的,关键是方法。手腕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展与内收,一种是屈腕与挺(伸)腕。对于整体技术尚处在初级阶段的球友,知道"外展与内收是用于摩擦、屈与挺是用于撞击"就可以了。尚处在入门阶段的少儿学员在从平挡技术开始起步时,手腕需要保持固定来体验击球时间或迎前的简单概念并且认知借力与自发力的关系,成年人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足以应对这些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平时所强调的"保持手腕的稳定"并不是说手腕要固定不动,而是应该是随势而动。例如从快攻转入弧圈训练的初期,引拍过程中手腕可暂不外展,但在手腕小臂都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摩擦发力过程中手腕会有自然内收的动作,在这个自然内收的感觉越来越清晰时,就是手指发力控拍的成功之时,就可以在引拍时以手腕为支点、用手指控拍完成适度地外展,在迎前过程完成的触球前瞬间,同样以腕为支点的手指突然发力顶一下板使小臂突然加速。如果小臂加速时肘部有意识地随送使小臂继续向前,那么收小臂的效果就会很理想,如果肘部无随送,收小臂发力的动作过程就会不完整,或者说是动作未完成。
2,手腕外展与内收的同时,还必须要有手腕的适度内屈来配合才能完成小臂的收缩,我们将手腕的外展加屈、同时加内收使小臂内旋的复合动作过程称之为小臂的"旋内"。"小臂旋内"的过程是弧圈技术的基本摩擦型式,也是收缩小臂和小臂二次加速的必备过程,只有旋转或者只有速度的弧圈球,一定是在"小臂旋内"的环节上出了间题,只有外展与内收的过程会只有旋转、只有挺(伸)与屈的过程会只有速度,对自已的弧圈效果不满意的球友,不妨自查一下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3,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引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展与挺(伸)的幅度比例,弧圈技术的中心是摩擦,因此展腕的比例一定要明显地大于挺(伸)腕的比例,但在触球前的瞬间,屈腕、即手指突然顶板的发力一定要凸显,这样才会真正地完成小臂的"旋内",从而保证弧圈球摩擦的最佳效果。